這麼做當然是對的,因為在硝煙和飛起的塵土中,舒爾卡常常可以看到奔跑的蘇軍士兵被狠狠的掀到了空中。
不知過了多久,炮聲才停了下來,舒爾卡把護在身下的飯盒拿出來一看……土豆泥還是土豆泥,不過土和泥更多些,看不到豆了。
再抬頭一看,不由被嚇個半死,距離自己不到一米遠的地方赫然一個老大的汽油桶橫在戰壕裡……這顯然是德軍轟炸機投下來的,只不過很幸運的是它並沒有被炸燃,否則,就沒舒爾卡什麼事了。
奧庫涅夫這時也從泥土裡爬了出來,兩人在看到汽油桶後不約而同的提著槍貓著腰沿著戰壕往側面一口氣跑了幾十米,想想覺得還不夠,兩又跑開了十幾米……戰場上汽油桶隨時都會被引爆,他們可不想被燒成火人。
“敵人上來了!”有人大叫。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德國人已經進攻好幾回了。奇怪的是硝煙中傳來了一陣發動機的“隆隆”聲。
初時舒爾卡還以為那是轟炸過後的耳鳴,或是德國人汽車、裝甲車的聲音。
直到有人驚恐的大叫:“坦克,德國人的坦克!”
舒爾卡將視線離開準星稍稍抬頭一看,果然就見煙霧中緩緩開出了幾輛龐然大物,炮管微微上翹,漆黑的炮口正對著前方,炮塔側面黑色的“萬”字元使它平添了幾分威勢。
6個負重輪,“三號”坦克,一共三輛。
舒爾卡相信,德軍之所以直到現在才對佈列斯特要塞使用坦克而且僅僅只有三輛,是因為他們的主力裝甲部隊已經繞過佈列斯特要塞直奔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城市:明斯克。
領導這支裝甲部隊的,就是在現代如雷貫耳有“裝甲兵之父”之稱的古德里安。
為此舒爾卡感到很幸運……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不是把佈列斯特輾碎而是從它身邊繞過,否則舒爾卡很可能只是它坦克履帶上的一塊碎肉了。
不過現在似乎也沒什麼區別,因為佈列斯特要塞的蘇軍嚴重缺乏反坦克裝備。
就像之前所說的,要塞的彈藥庫在第一時間被德軍大量炸燬,不多的炮兵也陸續在之後的炮戰和轟炸中傷亡怠盡,於是蘇軍手裡有的只是些輕武器……他們甚至連反坦克槍和反坦克手榴彈都沒有。
這些輕武器在對抗德軍步兵的衝鋒或許還能起到作用,但是對付37MM厚裝甲的“三號”坦克,顯然是力有未逮,這也可以從蘇軍戰壕中一片死寂可以看得出來。
不知什麼時候,加夫裡洛夫少校已經在戰壕裡,他舉著望遠鏡朝那幾輛坦克望了望,就當機立斷的下令道:“組織爆破小組!”
爆破小組是什麼意思大家都知道,那就是用炸藥包或是集束手榴彈近距離炸坦克。
這方法或許的確可行,但可想而知,訓練有素尤其是在步坦配合上很有經驗的德國人是不會讓蘇軍士兵輕易靠近他們的坦克的。
於是,戰場的形勢突然就變得十分嚴峻……德國人沒有說謊,這似乎的確是“最後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