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不可能!”指導員反對道:“往南突圍的話,就意味著我們至少要攻佔兩個地方,中心堡壘以及捷列斯波爾要塞或是沃倫要塞!而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南面沒有森林,士兵!”韋尼亞科夫提醒著舒爾卡:“那裡是一片沼澤,我們會毫無掩蔽的暴露在德國人戰鬥機的視線之下!”
韋尼亞科夫說的是普里皮亞特沼澤,它東西長600公里,南北寬200公里。
這也是佈列斯特要塞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佈列斯特要塞北面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南面則是一望無際的沼澤,中部德軍的坦克、汽車等機動部隊只有從佈列斯特這個缺口進入蘇聯境內。
“士兵!”一名軍官嘲笑道:“我看你是分不清方向了吧,與其往南突圍,我們還不如往西朝德國人發起進攻!”
指揮部裡傳來一片笑聲。
相比起舒爾卡這個列兵來說,軍官們在心理上難免會有些優越感,畢竟他們認為舒爾卡沒有經過系統的軍事理論學習,提出的這個建議不過就是在瞎扯。
但他們很快就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在他們的笑聲中,舒爾卡一字一句的回答道:“是的,你們說的對。往南突圍幾乎不可能,所以……德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
“只有這個還不夠,舒爾卡!”指導員叼著香菸回應道:“雖然這的確有可能出乎德國人的意料之外,但卻有很多困難在等著我們!”
“比如?”舒爾卡問。
“比如協同方面的問題!”指導員說:“我們怎麼通知中心堡壘?如何保證作戰計劃一定會送到中心堡壘並得到他們的支援?如果他們不支援,又如何通知我們?”
雖然指導員令人厭惡,但他這話說的卻有道理。
中心堡壘和科布林要塞已經被德軍分割,上回中心堡壘就派出十幾名通訊員聯絡位於科布林要塞的加夫裡洛夫少校,但除了那個軍樂排的小孩外,其它人都沒能成功。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才能保證兩個堡壘在進攻計劃上的統一?
繼續派通訊員?
一來一去,只怕進攻時間都到了雙方還沒能聯絡上。
“我們不需要解決協同的問題!”舒爾卡回答。
話音未落,周圍就再次發出一片嘲笑聲。
“該死!”一名軍官說:“他或許根本就不知道協同是什麼!”
加夫裡洛夫少校沒有笑,他之前聽過舒爾卡分析過戰場形勢,所以知道這個士兵不像別人想的那麼簡單。
“為什麼?”少校嚴肅的問:“說說理由!”
舒爾卡指著地圖說道:“按照原計劃,七點後中心堡壘和科布林堡壘同時往北突圍,而改變計劃後……我是說選擇往南突圍,我們要做的也是同樣的事,用一部份兵力往北發起進攻,這會讓德國人以為他們得到的訊息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