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固定”住了。世界在不斷往前走,但流轉在他們身上的時間卻停止了流動,連帶著他們的人生。
千百萬年來,東南邊陲出過多少人傑,無數優秀的修士前仆後繼,可出頭者卻寥寥。
或許有人說,這世上的天才本來就是稀缺,是少數的一部分。能出頭的本來就是小數的那部分,這並不奇怪。
可問題是,他們的“出頭”未免也太不合理了。
因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那就是一群死都要修煉,將整個生命都投諸於修煉生涯的老祖宗。
然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的所表現出來的執著和敬業很多時候並不是自願的。
修士都是真刀真槍歷練而來的,大家風裡來雨裡去才練就一刻純粹無暇的道心。又有哪家修士是在洞府裡修成的?當然,也不排除有這種奇葩,但那也是極少數的結果。
而他們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是有不得已這樣做的原因。那是因為如果他們不這樣選擇,那他們會死得更快,而且毫無選擇餘地。
越是掙扎,陷入泥潭的速度便越快也越發深。
東南邊陲是個“墳包”,埋葬著那個古老的存在,埋葬了無數人的生命,也埋葬了他們往上攀爬的希望。
身在這個漩渦,他們祖輩都受到了無法掙脫的詛咒。身中其中的修士們不但深受靈力迴圈殘缺的困擾,他們的修行路也被隨著這片土地所受禁錮一起被禁錮著。
他們不是沒有能力和天分,而是不能,也無法。生在這片土地便註定他們無法走上更上層的巔峰。
而越有天分跟資質的修士,意味著更接近世界的本質,也更快明白世界的真相。而在明白後,他們也越痛苦,為自己永遠失去的未來和前路哀鳴。
正所謂“一代不如一代”,事實上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前人爭先恐後地去嘗試突破,這麼多年連個水花都沒扎出來,再高的心氣也都得散。
再加上一代代過去,時間流逝,很多東西都流失得差不多了,某些隱藏的執念便徹底斷裂了。
因而中代的修士大多都比較平庸,彷彿被前代帶走了所有的靈氣一樣,不上不下地支撐著這個搖搖欲墜的修真界。
而新生幾代雖說意外地質量都不錯,出了很多天才和時勢英雄,但顯然氣候都不到位,很是生嫩,頂不了什麼事兒。
上下都不頂事兒,青黃不接。因此也可以說……東南邊陲徹底老了。
然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們的所表現出來的執著和敬業很多時候並不是自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