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替換立刻替換——
所以到底是什麼讓林平真這般投鼠忌器,對全身心疼愛他的父親也遮遮掩掩的不敢啟唇?
——自然是足以讓林耿震怒之事。
說到這裡就要說林平真的父親林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林耿出身一個儒商家庭,是家中的嫡系第三子,有兩個哥哥以及一個姐姐,沒有庶弟庶妹,父親只有母親一個妻子。家庭在商人家庭中算是非常簡單的了。
這天晚上寧家一眾人跟林家父子倆聚了頓飯,便各自回家了。
寧夏觀察了下林平真的神色,見對方同平常沒什麼兩樣只是有些羞赧,與林伯父也親近,便放下心來。看來父子矛盾是已經解決好了。
林伯父看著倒是異常高興,前所未有的開懷,看向林平真的眼眸跟天下間溺愛子女的老父親別無二致,眼中的情感都快溢位來了。她就說林耿是不可能怪林平真的。
寧夏想她也是被林平真“帶進坑”裡了,也有些擔心父子兩個有心結。幸好結果還是好的,雖然“父子間沒有隔夜仇”這句話就是個偽命題,不過一對本就沒有隔閡的真誠父子自然應得好的結果。
飯後林家父子告別,寧夏一家人各自修整。寧夏也在這座小城安心小住下來。
在寧家的日子平穩安逸,沒有什麼波折,每天好吃好喝好玩,與家人歡聚,一時間寧夏連修煉都耽擱下來了。
其實也不是有意偷懶,只對於她的家人而言時間珍貴,聚一時少一時了,修煉卻還有一輩子的時間,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寧母身體不好,精力也不足,中午要小憩,晚上也睡得早,寧夏很多時候往往要跟她那位還算陌生的嫂子相處。
幸好李玉禾是個好相處的,也沒有因為她修士的身份另眼相看,只是很尋常地將她當做小姑子,也告訴了她很多寧燈榮的事情。
從這位嫂子口中,寧夏得知了許多關於寧燈榮的事情。她還是第一次瞭解到寧燈榮的另一面,一個在官場上有著與家中所表現截然不同的冷硬作風的寧燈榮。
這些年自然也不都是平順的,畢竟生活就像盲盒,不到那一步也不知道里頭會是什麼,一直一直開盲盒也總有開出問題來的可能。
寧家四個人,寧父寧母已算是老弱,加上見識所限,在這偌大的山市城也做不了什麼。寧夏則在千里之外的五華派修煉,雖有應急的聯絡方式,然而總不能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找寧夏來做。否則他們成了什麼了?
只有寧燈榮,這個家年輕力盛的男主人家,須得一肩擔起家庭的重任。
寧夏已經給他們打好基礎,但要徹底在這座陌生的城池立足卻是他的責任。他想著自己這個做哥哥的總不能連這個也要小妹操心,父母日後也是要依靠他的。
做一個有願望有野心的人,生活自然比不得庸庸碌碌平平凡凡的人省心。
寧燈榮一個沒什麼根基的外鄉人要想快速在一個新的地方爬到如今這般地位,其困難可想而知。這些年他經歷的困難和險事不小,最後都是靠他自己平平穩穩過渡好的。
眼下,寧夏站在寧府的今日,他羽翼已豐,也不必誰來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