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當初在蘇州時喜歡放爆竹,曾琢磨過火藥的配方。臣便在懸空的山體下打洞放置了火藥……
到了那一日,俺答麾下帶著臣等進了絕谷,隨後引來狼群。就在他們得意洋洋時,孫重樓在上面點燃了火藥……”
蔣慶之說道:“整個山體轟然倒塌,掩埋了那五十餘神箭手和狼群。那些將士想來也能九泉瞑目了。
陛下,臣不知太子為何故去,但直覺卻告訴臣,此事不對。”
歷史上對朱載壡的故去有許多記載,但最多的一種還是:加冠禮後,太子突然發病,御醫束手無策,太子暴斃。
一個往日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就算是暴斃,也得有個理由吧?
別說什麼心梗腦梗,特孃的那是個才十四歲的少年。
還是虛歲!
往常從未有過心血管毛病的症狀。
“這裡面有鬼!”
蔣慶之冷冷的道:“陛下,此刻……”
“是他們!”
嘉靖帝的聲音緩緩傳來。
蔣慶之大喜,“陛下!”
那雙木然的眸子中多了些神彩,嘴唇蠕動,乾裂的嘴皮翹起來,看著格外淒涼。
“當年母親離去前有交代,要與父皇合葬在安陸。朕便準備南巡,去檢視墳塋。臨走前……”
嘉靖帝舔舐了一下乾燥的嘴唇。
蔣慶之回頭:“水!”
殿外正打盹的黃錦一驚,見嘉靖帝竟然清醒了,不禁大喜。
兩杯清水入腹,嘉靖帝看著精神了些。
“臨走前,朕讓太子監國。想來這也能增加他的威望。”
“朕擔心重蹈先帝覆轍,於是便遠離水路。可這一路……”
嘉靖帝的聲音蒼涼,“這一路不是這裡起火,便是那裡起火,若非陸炳他們,朕這一路得被燒死數次……”
蔣慶之想到了歷史記載。
嘉靖十八年,皇帝南巡。入住行宮。半夜突然起火,百官茫然不知嘉靖帝所在,唯有陸炳撞開房門,於火海中救出了嘉靖帝。
——百官茫然不知嘉靖帝所在!
可能嗎?
蔣慶之彷彿看到百官冷眼看著寢宮被火焰吞噬,甚至在竊笑。
可南巡路上的火災不止這一次。
一次不成,還有第二次。
“先帝死於水,那些人執拗的要讓朕死於火。水火相濟,方可成大道不是!”
嘉靖帝的聲音很平靜,可蔣慶之卻感受到了刻骨的恨意。
“若是朕葬身火海,四歲的太子登基,會是什麼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