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以此為由出兵倭國,最後還得要撤軍,白白耗費無數錢糧,卻空手而歸。”
“是啊!這不是做了虧本買賣嗎?”
唐順之在旁一笑,心想那些士大夫若是聽到二位皇子的這番言論,定然會勃然大怒,說什麼……豈能把國家大事和做生意相提並論。君子不言利啊!
慶之把兩位皇子教成這等模樣……怕是那些士大夫們做夢都想不到。
蔣慶之莞爾,“其一,倭國有大利,這個大利暫且不說。其次,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當為後世兒孫清理周邊。”
倭國有銀山啊!
說出來,誰敢阻攔出兵倭國,呂嵩能和他拼了。
……
“蔣慶之竟然答應相助倭國!”
直廬,崔元不敢置信的道:“此等大事豈能是他一言而決的?這是僭越!”
嚴嵩撫須,嚴世蕃挑眉,“倭國混亂……大明出兵,為何出兵?北方一場大戰把戶部家底打了個精光。蔣慶之想再度興兵……爹,蔣慶之曾說國中矛盾重重時,可把目光向外。”
“把矛盾也引向外部。”嚴嵩點頭,“這符合蔣慶之的性子。不過此事重大,他卻不該信口開河!哎!罷了,老夫這便去請見陛下。”
嚴世蕃思忖了一下,“爹,莫要多說什麼,只說此事罷了。”
就事論事,莫要節外生枝……崔元不解,“蔣慶之那番話奪了陛下威權,為何要為他遮掩?”
嚴世蕃搖頭,“我不知他這番話是何用意,但此人行事謀而後動,弄不好……他與陛下有默契也說不定……”
嚴嵩說:“南邊那些人不知為何瞞下了使者之事,倭國使者剛到京師就去拜會蔣慶之。所有人都措手不及,默契,必然是沒有的。”
隨後嚴嵩去請見道爺。
“……倭國使者據聞頗為恭謹,乃至於謙卑。後來更是下跪求援。長威伯……點頭應允。”
這等大事兒至少要先經過直廬內部商議,再請嘉靖帝裁決。乃至於需要重臣集結,一起商議。
此事涉及多個部門,比如說支援倭國兵器,那麼兵部,工部,乃至於戶部都得在場盤算一番。
蔣慶之,太特麼大膽了。
說實話,嚴嵩都忍不住想捅他一刀,但想到嚴世蕃的交代,他忍住了這個衝動。
嚴嵩微微垂眸,聽到上面道爺把奏疏拿起來的聲音。
然後,說:
“知道了。”
瞬間,嚴嵩脊背一寒。
這是有默契!
嘉靖帝和蔣慶之對倭國之事早有默契。
而他這個首輔卻被矇在鼓裡。
幸而沒捅那一刀,否則此刻便會灰頭土臉。
嚴嵩後怕不已。
回到直廬後,崔元急切問道:“陛下可是震怒?”
嚴嵩坐下,疲態盡顯。
“東樓,你說對了。陛下和蔣慶之對倭國早有默契。”
嚴世蕃卻並未得意,而是面色凝重,“才將北方大戰,便要謀劃倭國,陛下和蔣慶之這是要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