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慶之在回憶倭國的歷史。
此刻是倭國的戰國時期,大將軍足利氏統御倭國多年。
猴子是啥時候發跡的?
蔣慶之記不起來了。
回到直廬,胡宗憲提及了倭國使者之事,蔣慶之說:“此事你處置的極好。”
朝中有股子風氣,不,應當說是中原王朝有股子風氣,渴求萬國來朝。為此隋煬帝厚待各國使團,甚至在樹上掛滿了綢緞。
大明也不例外,從禮部到鴻臚寺都養成了這個習慣。
“降低些接待倒是沒問題,只是我在想,這倭國使者此刻來,會是何意?”胡宗憲方才琢磨了許久。“難道只是混吃混喝,臨走前再拿些好處?”
蔣慶之搖頭,此刻的足利幕府好像有些撲街的味兒,四處逃竄?
若是有一臺電腦該多好?
蔣慶之嘆息,不過倭國使者的到來,倒是讓他有了試探倭國現狀的機會。
“伯爺,那些倭人可會發怒?”徐渭問。
“發怒?”蔣慶之把菸頭按在瓷制的菸灰缸裡,“他們,不敢!”
……
馬順帶著幾個小吏出城,到了城外,之間道路左側站著數十倭人,哪怕是寒風凜冽,依舊紋絲不動。
但那臉被凍的鐵青,加之個子矮小,恍若小鬼。
“使者何在?”馬順問道。
“在下三條。”
一個身材略微高大些,但依舊比馬順低了一頭的倭人上前行禮。
“大明話說的不錯。”馬順讚道。
三條微微頷首,“在下的先生乃是倭國有名的儒者。”
“是嗎?”天下儒者是一家啊!馬順不禁多了些親切之意。但隨即就嘆息,“此事……”
他欲言又止,三條誠懇的道:“在來之前,天皇說過,上國對我國有再造之恩,若是上國有所求,只管答應就是。”
再造之恩?
這是哪跟哪?
馬順沒想到三條竟然會這般溫順,這特麼和傳聞中那些兇殘的倭寇壓根就不搭邊啊!
他壓住心中疑惑,低聲道:“本官去請示了上官,上官的意思……貴國亂糟糟的,無需精心接待……你看本官說這些作甚。”
馬順覺得三條會覺得屈辱,甚至會抗議一番。隨後鴻臚寺把使者的不滿傳遞上去……他那位老上官徐閣老便可藉此出手。
在馬順的期待中,三條嘆息一聲。
“不知這是誰的意思。”
來了!
馬順說:“長威伯蔣慶之!”
“那位殺神?”
“正是。”
馬順微笑看著三條。
三條緩緩衝著京師拱手,“在下久慕長威伯威名,當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