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曉嘉靖帝開口提錢糧的蘊意,這是投石問路,若是阻力不大,隨後便是新政來臨。
呂嵩竟然附和嘉靖帝!
“至於糧食,此次耗費巨大,南方叫苦連天,北方也不好過。今年……”呂嵩緩緩看向眾人,“本官建言,今年諸位當做出表率……錢糧減半。”
這不只是附和,且是助紂為虐!
頓時那些眼神變得銳利如刀。
老呂啊!
蔣慶之看了嘉靖帝一眼,君臣微微一笑。
這顆釘子,成功安插。
儒家大將為新政張目,令那些人啞口無言,無法反對。
而道爺的手腕之靈活,令蔣慶之也歎為觀止。
藉著大捷之勢提出新法,藉著呂嵩的立場讓群臣啞口無言……
蔣慶之覺得道爺若是從軍,大機率會成為有數的名將。
他把人心揣摩的太深刻了。
“呂嵩!”一個文官猛地站起來,戟指呂嵩,隨即被人拽了下去。
呂嵩眼中有猶豫之色,一閃而逝,他緩緩說道:“不過熬,總是能熬過去的。翻過今年,北方那邊是不是減少些駐軍?如此戶部錢糧也能趁手些……”
這是一個折中的方案,既給了嘉靖帝推行新政的藉口,也給了壓力……錢糧危機不嚴重。
但嘉靖帝何等人,他隨即開口,“從先帝開始,朝中錢糧用度就每況愈下,到了這幾年,戶部每年都在與各處打官司,缺錢,缺糧,朕每日都能看到地方和朝中在抱怨。熬是能熬,可能熬幾年?”
嘉靖帝緩緩看向群臣,“今年熬過去了,明年可能繼續煎熬?賦稅越來越少,這用度卻每年劇增。熬不過了會如何?”
“只能向早已苦不堪言,不堪重負的百姓加稅。那會讓天下烽煙四起!朕,不能!也不敢,不想!”
——加稅是官逼民反!
先把這條路斷掉。
這思路清晰的一批。
“那麼,偌大的錢糧缺口,從何處來彌補?”
所有人都放下筷子,面色凝重的看著嘉靖帝。
他們有種感覺,大明將從嘉靖帝的下一句話開始,走向一條未知的道路。
嘉靖帝坐在最上面,看著群臣。
開口:
“賦稅!”
轟隆!
這兩個字恍若雷霆。
群臣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