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自己從三十歲變成十二歲,等於賺了十八年。俗語說千金難買好光陰,失去的那些身外之物,跟這比起來根本就不值一提。
自己雖無穿越人士的高配置,異能和隨身空間這等黑科技,但穿越本身就是最大的黑科技,隨便搗鼓點這裡沒有的新奇玩意出來,就能悶聲發大財。將來做個女土豪,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過上呼奴喚婢的生活不是夢。
上輩子是個單身汪,沒準能在這裡遇上情投意合的良配。
將來的日子……
還真令人期待啊!
想到此,柳清妍驟然心定,吹滅油燈上床躺下,閉上眼去找周公傾訴人生理想了。
連續數日的綿綿陰雨後,天氣終於放晴,和煦的陽光在院子裡撒下一地斑駁的光影,照在人身上懶洋洋地舒服。
早飯後,柳老爺子和柳博裕去播稻種,這種天氣正適合生根發芽。
在屋裡憋悶了好幾天的柳清妍,院前院後的轉悠起來,細細打量著今後要生活的地方。
院子是東西各三間廂房夾坐北向南五間正房的格局,這種三合院跟嶺南一帶典型風格的古民居很相似。正房跟廂房之間有瓦頂的走廊相連,是為方便雨天活動,院牆也是用青磚砌成,只是年月已久,石灰剝落的地方長滿了青苔,牆頭上野草萋萋,顯得有些破敗。
院門後是用鵝卵石整齊鋪就的一條小路,通到堂屋,院內有一棵兩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樹,濃密的樹冠遮蓋了大半個院子的天空,西南角的院牆下植了一蓬紫竹,堂屋前的臺階旁種了幾株美人蕉,此時紅的黃的花朵漸次綻放,春意盎然。
原主的高祖父是舉人出身,也曾做過一縣的縣丞,年邁後辭官歸鄉頤養天年置下的這套院子。柳家人口不多,這麼個院子住起來寬敞有餘,甚為清淨。
五間正房,中間最大最寬敞的是堂屋,用來會客吃飯。最左邊的耳房是灶房,挨著灶房的是原主父親柳博文柳秀才兩夫妻的臥房,堂屋右邊的一間是柳家二老住的,還有一間耳房原是柳家二閨女的閨房,只是二閨女已出嫁多年,這間房就一直空著。
柳博文十二年前考中了秀才,後來也參加過一次鄉試,只因落榜後謝氏又生了第二胎,便沒有繼續走科考之路,去做了一名教書育人的夫子。
東廂房是柳瀾清和柳清妍住著,還有一間屋子用來做書房。柳瀾清自小天資聰穎,十歲起就跟隨父親在鎮上學堂裡唸書,父子二人只在學堂休沐時才回來
西邊的三間廂房住著老三柳博裕一房,柳博裕只生了一個女兒,多出來的屋子是用來存放糧食和農具的庫房。
院門前方不遠處有一池塘,水面一群麻鴨在嬉戲,攪渾了一池春水,池塘邊上一叢吊竹亭亭嫋嫋,臨水弓腰竹葉沾染了幾分水性,搖曳之中竹竿兒更添剛勁清新。
院後用竹籬隔出來一大塊菜園子外,還有幾間用石頭和木材搭建的小屋子,是牛棚豬圈和雞舍,旁邊是一片蔥綠青翠的小竹林,風拂過,竹香沁滿懷,好些雞兒在竹林間遊走啄蟲吃,一切顯示這是個非同一般的農家。
前前後後轉一圈,直到把角落裡那蓬紫竹都數了數,柳清妍進了堂屋。
謝氏忙完了灶房的活計,拿個雞毛撣子在清掃堂屋傢俱上的灰塵。
“娘,給我做身衣裳可好?”柳清妍湊到謝氏跟前,拖著嬌嫩軟糯的嗓音撒嬌。
閨女不缺衣裳穿,現在也不到做夏衣的時候,怎麼會突然要求做衣裳?謝氏納悶地瞧了柳清妍一眼,問道:“妍兒,你要做甚樣的衣裳?”
“就跟其他姑娘家一樣,做套短褐就成。”柳清妍笑嘻嘻地道。
“放著好好的裙子不穿,倒要穿短褐了。”謝氏瞅了瞅柳清妍繼續打掃不再追問,算是答應了。
柳清妍身子骨弱是月子裡得病造成的,最後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一直都是瘦瘦小小的讓人心疼,為此謝氏一直自責沒能照顧好閨女,閨女就是要星星月亮,她也會想辦法去摘,再者不過是身短褐而已,家裡頭自己織的棉布還有的是。
柳家在村後的山腳處有幾畝旱地,水田裡產的白米都吃不完,旱地除了種些玉米來餵雞餵豬,其它全部種的棉花。
收回來的棉花除了做自家人的棉衣棉被外,多餘的蔣氏和謝氏兩婆媳紡紗織成粗棉布,然後送去鎮上染坊染好,做床褥被套和一家人日常幹活穿的衣裳,也能節省下幾個銀子來。
謝氏打掃完屋子後回房,從櫃子裡翻出布來開始動手做衣裳。
柳清妍進了書房,想看看能否找出關於蒼嵐王朝歷史的書來,多瞭解一些這個世界的資訊。書房裡的書都是學子們考科舉用的四書五經,翻了一遍興趣瞭然,開始練習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