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朝廷底子厚,不管折損多少人,都能補充上來。但是晉王的兵力一旦折損,幾乎補不上來了。晉王的兵力都是在朱元璋剛剛駕崩,南京忙於奪權。無暇顧及的時候,晉王暗地裡搞出來的。
而今小小一個太原城中,聚集著趙庸,耿炳文等大將,為的就是制衡晉王。晉王怎麼可能再肆無忌憚的補充兵力。
此刻晉王的營地陷入了熊熊烈火之中,而晉王在無數侍衛的護衛之下,目眥欲裂,說道:「朱雄英,你狠,你夠狠。」
心中有無限後悔,以為中了朱雄英的計。
如果朱雄英知道了,自然大喊冤枉,給晉王寫信,與調平安支援真定,這兩件事情是同時進行的。朱雄英也沒有千里眼順風耳,又怎麼能知道今日的情況。
只能說實在不巧了。
隨即晉王又恨起了耿炳文,問左右道:「不是已經派人去向耿炳文求援了嗎?怎麼還不到?」
晉王並不知道,他派去求援的人,已經成為了一具屍體。
耿炳文營地之中,所有兵馬都集結好了。只是原地待命,不許出擊。
而耿炳文騎在馬上,有一下沒有一下的打瞌睡。似乎這位老將,因為半夜起來,睡夢不足。在這裡補覺,遠處喊殺之聲,清晰可見,火光沖天,甚至能對映到他們的臉上。
一下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長興侯在想什麼。
耿炳文的兒子耿瑞見狀上前說道:「父親,父親,您再不出馬就遲了。」
耿炳文眼睛似乎從睡夢之中醒來,瞄了一眼自己兒子。隨即又閉上了眼睛,好像什麼也沒有聽見一樣。
耿瑞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他取了太子的女兒,與太子一脈血脈相連,這也是歷史上耿炳文為什麼會成為北伐主將的原因。只是耿瑞娶的公主,不是呂氏,也不是常氏所生。這也是耿家的尷尬之處。
不過好在,朱允炆還算信任耿家。
只是耿炳文對自己兒子一點也不懂的為君父分憂感到無奈。
其實在半夜時分,戰事突發的時候,耿炳文有那麼一瞬間,想要立即救援晉王。但是很快這一個念頭,就被他自己給按下去了。無他,北京是他的敵人,晉王就不是了嗎?
今日這個局面,耿炳文對於將來的真定之戰,並報抱什麼希望了。
不過,無所謂了。東邊不亮,西邊亮也行,打不了北京,拿下晉王也足以向南京交差。更不要說,晉王這一段時間,做得很多事情,其實已經將耿炳文給得罪狠了。
不要小看這些老將。
耿炳文大多時候,都表現出和藹可親。甚至有幾分效仿徐達的行事作風,從來不是盛氣凌人。
即便別人觸怒自己,也很有涵養。不會遷怒。
但是真決定下手的時候,那是又準又狠。
比如現在,耿炳文早就派人去監視戰場了。晉王派來的求援的人,都死在黑暗之中的某處了。反正戰場之上,刀槍無眼啊。耿炳文現在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
其實在等訊息。什麼訊息。
等晉王戰死的訊息。
一旦晉王死了。就可以收尾了。
晉王如果沒有死,那就再等等。不著急。
只是耿炳文等到一個他不想聽到的訊息。那就是晉王逃出來了。此刻帶著護衛直奔耿炳文大營之中。
而耿炳文希望看見晉王死,他也知道南京那邊對於晉王之死,也是很期盼的。但是晉王決計不能死在自己手中。畢竟,一旦晉王死在自己手中,朱允炆
即便再高興,也必須給天下藩王一個交代。
耿炳文心中暗道:「該死的就死死不了。不夠,無妨。晉王留一條命也好。」
耿炳文既然已經發動了。那就沒有停下來的可能。畢竟,今天很多事情其實是瞞不了人的。晉王如果不倒,那晉王就與耿家接下死仇了。
耿炳文是勳臣之中最安分的。最怕麻煩了。這種麻煩,耿炳文豈能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