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聽了十幾封奏疏。
朱元璋額頭微微見汗了。
他跟不上了。
很多奏疏,朱元璋已經來不及細想了。只是來得及看一些內閣給出的結果而已。幾乎沒有過腦子。
歲月是天下間最強大的偉力,朱元璋這個世間英豪,也敵不過。
朱元璋意識到,現在的他,大腦好像生鏽一般,之前,幾乎張口就來,動念就能想到的東西,此刻卻要費盡心思,才能依稀記起來一些。這讓朱元璋很沮喪,也讓朱元璋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不可能與之前一樣處置天下大事了。
朱元璋看著方孝孺,內心之中湧現一絲殺意。此刻,朱元璋真要讓方孝孺身首異處的想法。
那是因為,朱元璋即便大不如前,對於政治鬥爭本能的直覺,他發現了方孝孺的一些小手段。方孝孺或許想試探一下朱元璋,想看看而今的朱元璋還剩下幾分成色。亦或許是真正的事務繁忙,要加快彙報速度。
但是不管哪一種,朱元璋都覺得厭惡。
只是,自從何夕將朱元璋歷史上的作為告訴他之後,朱元璋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遏制自己的殺念,因為,朱元璋知道,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是解決製造問題的人。這個辦法,只限於一些小問題。真正大根結,殺人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將問題越弄越大,有害無益。
只是,朱元璋從亂世中來,習慣了簡單粗暴的解決辦法。
特別是而今,朱元璋內心之中,有一團火,不知道往何處發洩,這個時候,按捺內心之中的殺意,就越發困難。
不過,朱元璋還是按住了。
除非朱元璋決定不將皇位傳給太子一脈了。否則,方孝孺就殺不得。無他,太子這些年雖然培養了很多人才。但是方孝孺是其中最傑出的人才。幼主登基,沒有得力的輔助是不行的。而方孝孺有手腕有能力,總體上來說,也是一個忠臣,與軍中關係清白。對幼主威脅最小。
所以,如果在太子一脈選擇儲君,留方孝孺輔佐幼主,是最合適的。
即便,朱元璋明知道方孝孺別有用心,也只能如他所願了。
畢竟,朱元璋很清楚,這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別有用心。朱元璋而今最重要的事情,是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儲位與變法這兩件事情,眼前區區小事,也就沒有什麼心思了。
朱元璋嘆息一聲,說道:“朕老了,精力不濟,經此一事,一些事情沒有精力處理了。方卿,你有什麼想法嗎?”
方孝孺努力控制臉上的表情,一點心意也不顯露出來,說道:“陛下,臣愚鈍,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只是陛下已經定下了家法。臣以為遵循國法。”m.
方孝孺還是嫩了一點,朱元璋一試探就搞明白方孝孺的心思了。
不就是想讓內閣真正的登堂入室,真正成為國家不可或缺的權力機關。而不是一個備用的顧問機構。
何夕提出秘書監,內閣體系之後,朱元璋雖然拿來用了,但是朱元璋他老人家,是何等的權力慾,工作狂。內閣根本就是擺設。內閣寫的處置意見,幾乎沒有怎麼被採納過。
所以,何夕給秘書監與內閣預留的政治空間,被朱元璋壓制得連呼吸的空間都不多。更不要說行使權力。
朱元璋知道此早有這麼一天,秘書監內閣這一套體系要運作起來。畢竟,朱元璋知道後世皇帝,不大可能如他這樣勤政,但是他沒有想到,他朱元璋居然有一天,要用這一套。
朱元璋的內心很是複雜。
但是承認現實,這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了。朱元璋養病要緊,而儲君不定。沒有人能給他分擔政務。而且即便有人,朱元璋也不可能相信一個人。
朱元璋嘆息一聲,說道:“而今也只有這樣了。不過,而今的內閣朕是信不過的。”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