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公務員 > 第一百零一章災情收尾

第一百零一章災情收尾 (第2/2頁)

何夕嘆息一聲,說道:“希望如此吧。”

夏秋之季,本來就是多雨的時候,而今連不準確的天氣預報也沒有,說話之間,來上一場大雨,何夕並不覺得奇怪。

一個月不下雨,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水災最困難的日子過去了,但還有漫長的收尾過程。

一地雞毛的,並不比對抗洪水本身要容易。

楊士奇說道:“這幾個月內,從河間拉來丁口二十餘萬,其他合計有二十餘萬,整個北京城中,而今有四十餘萬人了。這也引發了很多問題。”

何夕說道:“都說說什麼問題。”

楊士奇說道:“首先是丁口,河間府總計人口不過四十餘萬,這一次遷徙過來,今後河間府的一半人丁了。河間府上下,都在我那裡不走了。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向朝廷交代。其他的地方,也或多或少有這個問題。”

何夕沉思片刻,說道:“說到底是田賦的問題?告訴他們,讓他們重新清丈田畝,核定田賦就行了。如果上面怪罪,一切由我承擔便是了。這算什麼問題?”

楊士奇說道:“大人,此事不可輕忽。這些百姓遷徙過來,可以說,各府縣的人丁大減,耕種的土地也會減少很多。大人不是說過,北方糧食總體短缺,而今遷徙百姓,有誤農時,這一點,朝廷上很多人都是意見的。”

一句話,工業在與農業爭奪人口。

而今的整個北京,不過三四百萬人口而已。無中生有的新北京城,要達到何夕想要的規模,自然要大規模對地方吸血了。

這是很自然的。

而將農業人口轉換為工業人口,變相的與地主爭奪佃戶的權力。

說實話,在北方還好。

因為北方最少現在是地廣人稀,再加上朱元璋鼓勵開荒。根本沒有那麼多佃戶。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的土地的。所以北方地主階級對北京城這種吸納人口的行為,無可奈何,也無從下手。

但是這直接影響了河北的糧食生產。

會進一步加劇,北方糧食緊張局面的。

畢竟增加這麼多非農業人員,都是要吃糧食的。

何夕聽出來,即便是楊士奇對這一件事情,也是有些微詞的。

倒不是,楊士奇不知道何夕這樣做是必要的。而是工農比例的問題,糧食是國家根本,任何時候,糧食的重要性,都要在錢之上。而大明北方地方本來就不是糧食產區。河北地區糧食產量雖然不高,但是起的效果是很大的。

畢竟河北糧食距離前線近,運輸成本低。

而何夕如此一弄,就必須從南方運輸來更多的糧食。之前,一年海上運了兩三百萬石都有剩餘。但是按照何夕這樣的做法,估計需要更多,即便是遼東耕地開發的夠好。

也不過是彌補河北耕地的損失而已。

這種取捨,在楊士奇看來是有問題。只是他在委婉的說出來而已。

何夕沉默了片刻,說道:“燕王什麼時候回封國,你派人打個招呼,從他手中多賣一些牛,在北京販賣,我記得有很多新農具之前都賣不出去。我估計這一次就能賣出去了。”

楊士奇聽明白何夕的意思了。

增加牛的使用,增加新型的農具,從而提高北方糧食產量。只是楊士奇看來,這個辦法是相當有問題的。

楊士奇說道:“大人,這恐怕遠水不解近渴。”

何夕說道:“楊大人,你覺得我們大明未來的農業是什麼樣子的?”

這一句話,讓楊士奇不知道從何說起?因為在他看來,千百年來都是這樣種地的,難道還要有什麼不一樣嗎?

最新小說: 大明國醫:從九族危機到洪武獨相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