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智人公司敢肆無忌憚的改造行星、矮行星和小行星,因為這些星體都是天然存在的,在遙遠的其他行星系之中,沒有辦法觀測到其中的細小變化。
但是在太陽系內部的虛空之中,建造一個半徑大於火星半徑的粒子對撞機,在太陽系周邊的行星系,只需要提供凌日法,就可以看到這個超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輪廓。
但凡外星文明沒有腦子進水,一看到超大型粒子對撞機這種環形結構,就肯定可以猜測出太陽系存在文明。
將自己暴露在其他文明的視線之中,這可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因此排除在太陽系內部的虛空之中建造超大型粒子對撞機的選項。
至於在太陽系外層的虛空之中,同樣不是一個好選擇,原因是因為資源不夠。
緊接著李青葉又排除了在太陽本身搞事情的選項,畢竟太陽的半徑太大了,而且危險性非常高,加上資源消耗太大,這同樣不是一個好選擇。
畢竟戴森球或者戴森環,都是恆星級別的巨構,不僅僅容易暴露自己,需要的資源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排除了太陽系內部虛空、太陽系外層虛空、太陽本身,然後又可以排除所有的類地行星。
太陽系內部只剩下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這四顆氣態行星了。
李青葉在腦海裡面,快速評估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的各項指標。
從安全性考慮,木星基本可以排除,一方面是因為木星的引力太大,加上其位於小行星帶外側,本身非常容易吸引小行星的“光顧”。
這一點,智人公司這些年可是深有體會。
智人公司的木星殖民分公司,每年都會遇到進入木星系統之中的小行星。
另一方面,這是木星赤道太長了,有45萬公里的長度,建造起來太麻煩了。
同樣和木星半斤八兩的土星,也一併被李青葉排除掉。
現在只剩下天王星和海王星。
對於這兩顆氣態行星,其實李青葉認為都適合作為超大型粒子對撞機的建造場地。
具體如何進行工程設計,李青葉並沒有自己思考,他轉過頭向隨行的助理吩咐道:“夏飛。”
“董事長,請吩咐。”夏飛拿出隨身攜帶的生物平板,開啟了錄音文字記錄程式。
“讓工程事業部、太空事業部、科學事業部組一個專項小組,專門負責設計建造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和雙中子製作工廠,建造場地就在天王星和海王星中選一個。”
記錄好一切的夏飛點了點頭:“我馬上通知他們。”
“嗯。”
李青葉又看向尤里博士:“博士,你們也調派一些人手過去參與這個專案。”
尤里博士自然是巴不得公司建造更加龐大的粒子對撞機,他笑容滿面地回道:“我一定調派一批專業人員過去。”
一行人繼續參觀火星的雙中子製造廠。
為了製造雙中子材料,火星星環系統做了不小的改造,比如很容易被粒子對撞能量摧毀的那一段真空環形管道,全部被改造成為特製的奈米機器人,可以做到瞬間修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