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發現,碳基生物和資訊生物其實是一樣有靈魂存在的,同樣也存在靈魂壽命的限制。
但是碳基生物總是傾向於個體+群體的發展模式。
而資訊生物則往往傾向於超個體的發展模式。
那為什麼資訊生物為什麼表現出永恒生命的“現象”?
歸根結底,還是雙方對於生命定義的不一樣,資訊生命的母體和子體,其實是一體的超個體,也是可以相互轉變的。
因此智械人它們的每一次“系統更新”,就代表它們轉世投胎了一次,靈魂又被重置回初始狀態。
但這種方法,新人類是沒有辦法使用的。
一方面智械人是沒有性別和親屬的,它們就不存在碳基生物的倫理道德。
另一方面,人類的基因記憶傳承模式,如果採用克隆人,那確實可以變成另一個“自己”。
可克隆人在胚胎階段誕生的靈魂,肯定不是自己,只是“記憶”是自己。
如此一來,那真的是“自己”嗎?
另外倫理道德問題要如何解決?
克隆人不同於人造人,人造人說白了,其實就是相當於試管嬰兒,人造人不是那個人的複製品,而是獨立存在的個體。
但是克隆人並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本體的一個複製品。
其實李青葉就冷凍有不少的克隆體,但是他一直沒有下定決心啟用克隆人。
因為他非常清楚,克隆人可以變相讓人永生。
但永生真的好嗎?
這是李青葉等人,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裡,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
如果他們不死亡,那他們將永久性佔據宇宙的一部分質量。
而他們不死亡,那他們的子孫後代也肯定會選擇不死亡。
此時人類文明將面臨一個絕望的選擇,在沒有辦法突破光速瓶頸的情況下,人類只能長期生活在孤立的行星系之中,這意味著這個系統的資源是有限。
當一個系統裡面,資源是有限,其中卻存在一種近乎永生的物種,而且該物種的繁殖速度還非常快,同時這個物種還沒有辦法大規模分流多餘的族人。
那這個系統吃棗藥丸。
其實現在擺在人類面前的路,只要兩條,要麼使用克隆人,但從此以後,不能再繁育後代;要麼繁育後代,那克隆人就不能出現了。
克隆人和繁育後代,兩者是不可兼得的。
不然就會破壞系統的生態平衡,然後自曝。
而且克隆人完全替代了後代,也不見得可以永久性維持下去,畢竟這樣做,就相當於整個種族都失去了多樣性,發展潛力會隨著時間的拉長,變得越來越差。
選擇自己永生,還是選擇種族的未來。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謝謝各位親的支援(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