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談著理想,看著風景。
不知不覺,天邊已經是夕陽西下。
落日餘暉映照在葉書文臉龐上,共生蟲的存在,讓他感受到渾身充滿了力量。
遠處的大象群,也準備離開這裡。
“走吧!去吃飯吧!”
“說到吃飯,我想試一試那個功能。”蕭永躍躍欲試的說道。
“那個功能?”葉書文有些不解。
蕭永笑著拍了拍他肩膀:“就是味覺改變功能,我們的口腔味覺細胞有一部分是共生蟲組成的,它們可以給我們提供不同的味覺感應。”
“原來是這個,你就不怕吃到米田共味道?”葉書文開玩笑起來。
“呵呵,那是不可能的,我可是看過攻略的男人。”
所謂的味覺改變功能,其實這是近幾年新人類內部的一種新潮流。
本來這個功能是輔助味覺功能喪失患者而研發的,但是後來不知道哪個始作俑者突發奇想,利用這個功能模擬其他動物的味覺細胞,從而可以體驗到不同的味道。
同樣是一個水果,在不同動物的味覺之中,味道其實是千奇百怪的。
很多人嘗試了各種動物的味覺器官,確實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新味道。
當然這其中有變得非常好吃和美味的,也有變得非常奇怪,甚至極其惡臭的。
在智人公司的網際網路上,有各種各樣的味覺模擬攻略,蕭永也是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無意間進入一個“味覺論壇”之中,才知道可以這樣玩的。
倆人不一會,就開著電動摩托車,來到了一家全自動餐廳裡面。
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員工素質的提升,類似於餐廳服務員這種職業,已經在逐步減少。
畢竟人均博士學位的新人類,幹端盤子的工作,那是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雖然在智人公司內部的職業鄙視鏈不明顯,但端盤子的服務員,無疑是最低端的工作,其價值對於公司而言太低了。
因此機器人服務員就應運而生了。
倆人來的這家餐廳,就是全自動餐廳,除了幾個管理員,其他工作都是機器人或者自動化裝置在做。
“先生,這是選單。”前凸後翹的機器人發出甜美的聲音,同時給倆人遞過去兩張“紙片”。
這紙片其實就是生物平板電腦,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和紙片一樣輕薄,甚至可以摺疊。
“冬陰功湯、泰式咖哩飯、油燜蝦,再來一個烤羊排。”蕭永迅速在選單頁面點好菜。
而葉書文也點了差不多的菜式,就是將油燜蝦改為烤饢。
餐廳後廚系統收到選單,頓時開啟自動化裝置,廚師機器人以大師級手藝,開始製作菜餚。
對於廚師機器人而言,只要人類廚師手把手教一遍,它們就可以完美的復刻出來。
普通自然人廚師可比不上廚師機器人,特別是在做標準菜餚的時候,廚師機器人的特點就是“快準狠”。
很快在自動化輔助裝置的幫助下,一道道菜餚就被服務員機器人端上客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