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7年(2029),11月8日。
地球環赤道平流層鐵路最後一節軌道被安裝好,這標誌著這條鐵路全線貫通。
與此同時。
在金星雲宮基地的面積,也從之前的兩萬多平方公里,飆升到現在的1739萬平方公里。
在木衛四的第二盤古界計劃,完成了對整個星球表面的覆蓋。
此時從外太空上,觀木衛四整個星球表面就是一塊塊正六邊形的穹頂組合而成的,這些穹頂高度為1000米。
當然這個高度是以木衛四的地平面來計算的,一部分高地肯定有1000米高,而一部分峽谷和環形山低地,又超過1000米。
此時這些正六邊形穹頂上方,其實就是飛船停泊的場地。
為了實現對木衛四氣候的精確控制,第二盤古界的設計部門還為此專門設計了大量高塔,這些高塔裡面就是核電站。
第二盤古界的地表溫度,已經提升到了2~11攝氏度,還劃分好了各種氣候區域。
同時透過電解水和燃燒單質碳的,將第二盤古界的大氣層變得非常濃密,此時的第二盤古界大氣層氣壓為0.71個標準大氣壓,氮氣含量62%、氧氣含量10%、二氧化碳含量8%,一氧化碳含量4%、甲烷含量3%、氫氣含量1.2%、氦氣含量0.8%,剩下的10%,是水蒸氣、氨氣、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氫之類。
大量地球生物的克隆體被投入其中,第一批入場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和植物。
除此之外,還有金星地下生物、大氣生物;月球地下生物;火星地下生物、木星衛星的水下生物。
最後就是來自六爪文明的微生物和植物。
這些生物都被投入其中,由於第二盤古界的環境沒有偏癱哪一方,因此它們在這裡可以自由競爭,誰可以倖存下去,成為最後的贏家,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李青葉透過同步機器人,正在第二盤古界的北極塔裡面,這個高塔是第二盤古界內部兩個最大的控制中心之一,單單是冒出穹頂表面的高度,就有6000米,另外還深入地下6000米。
木衛四的北極塔內部。
他看著各個監控站的畫面。
此時木衛四的低窪區域,已經有大量液體水存在,這些水是從木星附屬的小行星上採集。
地表有液態水存在,又有不同的溫差區域和光照強度,加上地形差異,就會形成氣流、蒸發、雲霧、降雨、河流之類。
“這裡竟然形成了一大片森林?”李青葉看到黑湖周圍的平原上,生長著大量類似於仙人掌和雨傘的“樹木”。
基地長貌鬆解釋道:“董事長先生,這些都是真菌。”
“真菌?”李青葉頓時就反應過來了:“重力原因嗎?這些真菌來自哪個星球?”
“主要是來自金星地下生態圈,另外一小部分來自火星地下生態圈。”
全息投影上,這些蘑孤樹非常龐大,最高的達到了37米左右,普遍可以生長到十幾米。
李青葉已經猜到了這些真菌突變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木衛四的重力比金星和火星小太多了;另一方面則是被改造之後的木衛四地表,不僅僅富含水資源和礦物質溫度還非常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