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緩緩停泊在這個盆地之中。
而在潛艇裡面的同步機器人們,則按部就班的展開各項工作。
“藤田,開始鑽探。”福柯一邊說,一邊操控著探測系統,對周圍進行全面的探測。
“收到”藤田昂操控潛艇底部的鑽井系統,對下方的岩層進行鑽探。
超硬質合金組成的鑽頭,彷彿扎入豆腐一般,迅速向下鑽探。
而鑽頭切下來的岩層碎屑,則被分成一份一份,暫時儲存在潛艇的特製艙室裡面。
這是雲宮基地第一次獲得金星地層之中的樣品,之前的幾百次探測之中,雖然有投放了不少探測器,也採集了不在少數的樣品,但那些樣品都是在地表採集的。
對於地層之中的樣品,雲宮基地還是非常好奇的,這也是磁場探測器無法獲得的資料。
磁場探測器雖然非常厲害,但在遠距離探測中,精度往往都是厘米級別以上的,這種資料對於研究地層結構有幫助,但對於研究地質成分和地質歷史而言,還是不太夠的。
前一百米的鑽探非常順利,這些岩層似乎都是疏鬆的岩漿岩,硬度普遍不高。
但是隨著鑽探深度的增加,鑽頭開始遇到阻力了。
“這個硬度反饋?已經到了花崗岩岩層了嗎?”藤田昂一邊記錄資料,一邊思考著。
然後他又看了看鑽頭的發熱情況,持續高強度工作的鑽頭,溫度已經上升到了773攝氏度。
藤田昂不得不讓鑽頭停止工作,然後啟動鑽頭冷卻系統。
十五分鐘後,鑽頭冷卻完畢,他再次啟動電機,鑽頭繼續向下切削岩層。
而黃緯則和另外兩個同事一起,對鑽出來的岩層碎屑進行初步研究。
“地表到地下12米,是風化沉積層,透過金星激烈的大氣環流,以及這個盆地的地形,長年累月堆積下來向。
13米~28米深度區,典型的岩漿岩成分,含鐵量非常豐富,單質鐵品位達到25~28%。”
另一個同事翻了翻剩下的地層碎屑質譜資料:“都是單質金屬和硫化物,看來這裡長期沒有氧氣存在呀!”
時間在一分一秒過去,鑽頭也越鑽越深,已經穿透了地下1000米深度的岩層。
就在此時,鑽頭突然空轉起來。
“怎麼回事?遇到空洞了?”藤田昂有些驚訝。
而福柯的機器人也看到了這個問題。
對於地層資料,之前透過磁場探測了一部分,但是磁場探測並不是萬能的,特別是隨著深度越發深入地層,磁場探測器的精度也在逐步下降。
“藤田,暫時關閉鑽機。”
“收到。”
福柯將磁場探測器放入鑽井之中,開始向地下一點點解析過去。
而藤田昂也啟動了鑽頭中間隱藏的微型攝像頭和探照燈,隨著探照燈的燈光亮起來,攝像頭也看到了空洞區域的一部分情況。
他看著攝像頭拍攝到的資料,自言自語地思考著:“奇怪,這洞怎麼看起來怪怪的?”
這個空洞之所以讓藤田昂感到奇怪,原因在於太過於光滑了。
不過他還是先將這個疑惑放在一邊,一點點調整著攝像頭和探照燈,繼續觀察著空洞區域的其他區域。
然而正在下調磁場探測器的福柯,卻看到了一個模湖的空洞區域,隨著探測器越來越靠近1083米的深度,這個空洞區域的輪廓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