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袋鼠國,此時還可以勉強咬牙堅持。
那歐羅巴地區,此時就真的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儘管投資了大量的玻璃溫室專案,然而以歐羅巴人那慢吞吞的工作效率,這些溫室沒有幾年是搞不出來的。
因此他們現階段,還是隻能依靠露天農業,阿美利卡爆發轉基因玉米的事情,直接殃及池魚,讓本來打算從北美採購3000萬噸玉米作為飼料原材料的歐羅巴聯合體,頓時左右為難起來。
雖然是作為牲畜的飼料,牲畜們就算是體內發炎了,也沒有辦法說出口來。
可轉基因玉米蘊含的潛在風險,還是讓歐羅巴聯合體的很多人提出反對進口的意見。
然而還沒有等歐羅巴聯合體討論出一個結論,一家德意志地區的蔬菜水果生產商直接宣佈破產。
這件事彷彿引發了連鎖反應,不到一個星期,歐美就有超過17家中大型農業生產商宣佈破產。
慕尼黑的聯合超市集團總部。
財務部負責人杜倫•馬丁的臉上只剩下蒼白:「總裁,我們撐不住了。」
「唉……」總裁威廉哀嘆了一口氣:「開始準備破產清算吧!」
在場的其他人,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天的到來。
整個歐羅巴聯合體自從採用強制的低價限購方案之後,其實就陷入了一個死迴圈之中。
糧食和蔬菜水果、肉蛋奶的生產成本在不斷飆升,然而超市零售價卻不允許大幅度提升,被限制在一個比較低的價格範圍內。
儘管有一部分補貼,問題是這些補貼,仍然沒有辦法彌補低價限購造成的損失。
很多超市和農業生產商都在虧本經營,他們將希望賭在了未來上。
只可惜他們賭輸了,現實給了他們狠狠的一巴掌,極端天氣、原材料成本、人工費用和運輸費用大幅度提升,而低價限購令又被延長了三個月。
面對這種虧本生意,很多企業終於撐不住了。
這一次農業企業和零售企業的接連破產,迅速演變成為一股浪潮,從歐羅巴向整個自由世界蔓延。
在慕尼黑的幾家大型超市,直接關門大吉之後。
恐慌情緒迅速在民間爆發,很多人發現周圍的大型商超紛紛關門,這讓人頓時浮想聯翩。
一時間,擠兌式搶購難以避免的出現在歐羅巴聯合體的大街小巷上。
一家小超市門口。
幾十個大媽在排隊,她們小聲的討論著近期的物價。
「最近東西好難買呀!」
「又關門了好幾家超市,這樣下去,連買東西的地方都沒有了。」
「就是,價格再低也沒有用呀!」
「希望儘快解決這個問題吧!」
「唉……」
突然超市的員工在門口掛起一個售罄的牌子。
這讓一眾大媽臉色非常難看。
「快點去另一家超市!」
「這還讓不讓正常生活了?」
「別擠……」
大街上,買不到食品的人,行色匆匆地跑向另一個超市。
然而等她們抵達超市門口,發現這裡的東西也被搶購得所剩無幾,哪怕是進行限購,仍然沒有辦法保證物資的穩定供應。
這就是自由市場的無形之手。
歐羅巴聯合體可以強制制定一個低價,卻沒有辦法強迫農場主、農業公司和超市繼續營業。
很多農場主寧可蔬菜水果爛在地裡面,也不願意出售,原因就在於出售的價格太低了,農場主覺得得不償失,乾脆就不種植了,或者讓蔬菜水果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