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蒙?迪維爾站裡面。
收到一大堆包裹的科考隊,正在整理這些東西,畢竟這是未來幾個月的食物。
拆開蔬菜水果的保溫箱,一個隊員又看了看其他保溫箱的標誌:“事務長,為什麼蔬菜水果那麼少?這一點蔬菜水果,我們這麼多人,不夠一個星期吧?”
馬文埋頭整理著胡蘿蔔的保溫箱:“海豹站每個星期都會送一次蔬菜水果過來,不用擔心。”
“原來如此,那真是太好了。”那隊員拿起一根黃瓜擦了擦,就直接啃起來。
在南極要吃到新鮮的蔬菜水果實在是太難了,以前他們只能在補給船過來時,有新鮮的蔬菜水果吃,之後就只能吃水果罐頭、凍幹蔬菜、維生素片了。
“事務長,海豹站那邊的補給可以長期維持嗎?”有的隊員則比較關心以後。
“應該可以吧!”馬文也不敢打包票,畢竟未來智人公司會不會和歐羅巴聯合體打起來,是一個很難預料的事情。
“希望世界和平吧!”
“智人公司真是有錢,竟然每個星期給海豹站送新鮮的蔬菜水果。”
“不一定是外部送過來的,也有可能是海豹站自己種植的。”
眾人七嘴八舌的閒聊著,雖然很多人對智人公司沒有什麼好感,但也不至於陷入魔怔。
沒有參與物資整理工作的維希博士,此時正在屋頂的降雪蒐集器旁,記錄著12小時降雪量。
助手拿著手電筒,對屋頂的6個降雪蒐集器,仔細觀察了一遍。
“博士,12小時內降雪量為3.2毫米。”
維希博士中筆記本上記下這個資料,然後他看了看今年以來,累計的降雪總量已經達到了266.9毫米。
按照之前幾十年的記錄,南極洲陸架邊緣區域,年降雪量平均在500毫米左右,降雪比較多的月份是4~11月份的冬季。
顯然今年的降雪規模提升了。
這已經是南極洲連續三年出現降雪量正增長了。
對於這個情況,維希博士多少有些擔心,特別是聯絡到今年全球各地的反常極端天氣,就讓他更加不安了。
降雪量增加,意味著南極冰層的厚度會繼續增高。
而冰蓋面積擴大,會擴大冰面的反射面積,進而導致地球反射太陽輻射的規模增加,這會引發極地氣溫進一步下跌。
極地氣溫的進一步下降,又會導致冰層的水蒸發量減少。
南北兩極的冰蓋會變得越來越厚,面積也會越來越大。
當大量澹水被固定在南北兩極厚度幾千米的冰蓋時,必然導致海平面逐步下降,大規模海退就不是一種設想,而是即將變成現實。
維希博士有些無奈,轉過頭他看著不遠處的海豹站。
極光之中。
海豹站宛如一座巨大的城市。
不,這本來就是一座城市。
與單純依靠破冰船補給的迪蒙?迪維爾站不一樣,海豹站的核心補給方式,是天空電梯。
】
16條纜繩組成4組,依靠兩萬米高空的飛艇平臺,拉扯著這些纜繩,讓其牢牢地緊繃著,不會受到極地狂風的干擾。
4組纜繩就是4條電梯,可以執行4臺電梯艙。
除此之外,維希博士還知道海豹站的地下部分,肯定已經深入到了地下岩層之中,不然不會如此穩定。
很多南極科考站,特別是陸架冰蓋邊緣的科考站,都會面臨一個生死攸關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