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習慣吃大米?
不會學習嗎?智人的網際網路公司有專門的美食app,有大量廚藝教學影片。
就算不會做煲仔飯、蛋炒飯、手抓飯之類,咖哩飯和白米飯總會吧!
更何況,還有大量私營餐廳會主動學習。
沒有錯,埃及是存在私營企業的,這主要是集中在服務業和手工業上,這也是智人修改了以前的吞併方案,改為逐步蠶食。
很多比較傳統的中老年埃及人,就是這些私營企業的主力。
而埃及年輕人卻很少從事這方面。
原因也非常簡單,老人觀念很難轉變,他們還是想維持以前的生活模式。
而年輕人卻不一樣,傳統餐飲業和服務業的勞動強度太高了,產值卻非常低。
很多小餐廳的繼承人都不想幹,小餐廳現在很難請到普通員工,這導致他們只能使用家庭成員作為員工。
幹過餐飲業的人都知道,這其中的各項工作也是非常麻煩,採購、備菜、清潔、服務之類,工作繁瑣的同時,又難以使用機器替代。
而且各種福利不能說沒有,但也近乎於無。
和智人的福利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年輕人根本不會留在傳統的私營企業。
因此現在埃及的私營企業越來越難以招到員工,只能靠老一輩的中老年人苦熬硬撐。
然而時代的浪潮不會為此而妥協,更不會為此而產生惻隱之心,這些私營企業遲早要被智人消滅。
……
胡盧在街道上,看著人來人往的員工,雖然可以看出人種差別,但很多人在交談過程中,卻使用各種各樣的語言。
這種情況在智人內部很普遍。
阿語、普通話、泰語、英語、印地語混雜其中,甚至胡盧還偶爾可以聽到安南語。
然而這種看似混亂的語言,似乎並沒有影響交流和社會穩定,這裡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如果胡盧聽得懂那些語言,就可以發現智人內部的言論交談,顯得有些肆無忌憚,各種各樣的話題都可以聊。
這是因為新人類不需要壓抑自己的很多想法,只有說出一切,才可以在交流中相互理解。
現在最熱門的話題,自然是向需求部的提議,很多人都提了千奇百怪的需求和提議。
每個人的提議和需求存在差別,但當基數放大到10億之後,卻又會存在很多有相同的情況。
胡盧作為新移民,還沒有完全融入智人的社會體系,對於很多事情都感到不可思議。
前段時間教官讓他們填寫個人需求的時候,他就沒有太在意,隨隨便便就填寫了。
然而後面需求部卻派人過來核查,在聽到自己提出的需求,很有可能會被納入生產計劃之中,胡盧就趕緊重新修改了一部分需求。
之前他的需求非常奇葩,很多也明顯不切實際,對此需求部的核查員倒是沒有不允許,只是讓他將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調到未來願景之中。
這件事讓胡盧感到不可思議,但他仔細寫的常服、鞋子帽子之類,公司確實按照他的條件,在臨近出發之前,送到了他手上。
對於一個一直不受重視的普通人而言,突然獲得這樣的重視,對於他心態的轉變,有非常明顯的正向作用。
在收買人心方面,智人公司可是非常專業的。
很多人為什麼來到智人生活一兩年,就感覺離不開智人了。
就是因為在這裡,他們感覺自己才像一個人,而不是機械的零件,更不是富人的器官和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