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了,東京真菌幫他們創造了大量新增需求,這有利於北美的汽車和半導體產業維持生產量,復興北美工業。
加大相關產業的生產規模,就需要大量產業工人,這又可以降低失業率,重新恢復經濟迴圈。
阿美利卡簡直是秦始皇坐電椅——贏麻了。
你說東京真菌會造成電纜、醫療用品使用壽命下降?那更好了,直接更換新材料,或者埋設在地下,這都是需求和錢呀!
之前塑膠在各行各業中為什麼很難被淘汰。
原因就在於塑膠產業的相關利益太大,單一地區硬推,又容易導致自己的產業鏈被其他地區擊敗。
現在好了,大家一起改。
你不改,東京真菌直接教伱做人。
而遠東的使者,心裡面其實也在嘀咕著。
他們南方地區肯定要在3~5年左右,完成對電纜的改造,幸好之前他們進行電纜入地改造。
根據智人對於東京真菌的研究報告,該真菌對地下的塑膠分解速度比較緩慢,特別是掩埋型的電纜,可能需要幾十年才會被完全腐蝕。
而且使用高錳酸鉀和氫氧化銅可以有效抑制東京真菌的繁殖。
大不了,定期給地下管廊噴灑氫氧化銅和高錳酸鉀溶液。
至於鐵塔架設的高壓電纜,可以先噴塗特定阻隔漆,然後想辦法尋找可以抗真菌的新增劑或者新塑膠,再逐步改造這些電纜。
而且這一次真菌危機中,電器、汽車、紡織肯定會加速報廢,到時候遠東本土和全球的新增需求肯定大增,這極大利好遠東的外貿產業。
有新增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可以維持大量產業。
至於塑膠使用壽命下降的問題,其實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利益足夠,替代產品有的是。
塑膠袋?布袋、竹籃、紙袋上。
塑膠瓶?易拉罐、玻璃瓶、搪瓷上。
針筒、輸液線和藥袋?玻璃、密封消毒箱上。
化纖?棉花、亞麻上。
牙刷?豬毛上。
反正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塑膠在各個場景的應用,都可以被其他材料替代。
很多人以為人類沒有了塑膠,就活不下去了。
那就太小瞧人類了。
在塑膠還沒有大規模應用的年代,人類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這一次只是被真菌倒逼,整個塑膠產業的既得利益者壓不住了,自然沒有辦法阻擾全球的塑膠替代浪潮。
其實是真菌帶來的衝擊,是有利於塑膠產業中的一次性塑膠製品的。
只要做好密封和消毒處理,開封之後立刻使用,一次性塑膠袋之類東西,反而會被大量應用。
現在不需要開發那些可降解塑膠,東京真菌直接一步到位。
總而言之,東京真菌帶來的影響,是有弊有利。
……
當然,此時東京大飯店的大廳中,作為損失“最大”的智人一方,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現在在場的各方都明白。
從明面上來看,智人肯定損傷最大那一個。
東南亞各地的電纜、電器、電腦手機、汽車、飛機、通訊裝置都需要全面更換,儘管智人財大氣粗,但也架不住數量龐大。
因此吳威要求東瀛方面要賠償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