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導致基因出現損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電離輻射,另一個是化學物質。
而從發達地區的歷史發展情況來逆推,化學物質損傷基因的關鍵物質是尼古丁。
而電離輻射對基因損傷,其關鍵在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核試驗,其放射性塵埃已經透過大氣環流,分散到全球各地。
這一點,其實可以從地區看出來。
非洲南部和拉丁美洲,基本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核爆實驗,而其他地區或多或少都進行過核爆實驗。
其中大洋洲,大不列顛就在西澳的沙漠進行過核爆實驗,法蘭西也在南太平洋進行過核爆實驗。
東南亞就更不用說了,東面的太平洋上,有不少阿美利卡的核試驗遺蹟;西面的天竺和西巴,雖然在自己的沙漠中進行核試驗,但剛好大氣環流會將那邊的空氣顆粒物攜帶到東南亞。
西亞和北非,猶大國和法蘭西也在當地進行過不少核試驗。
兩者的時間也非常吻合,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大規模核試驗之後,從1970年開始,人類男性的生殖細胞就開始出現問題了。
隨著幾代人的基因損傷累積,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之後,人類整體的不孕不育問題越發嚴重起來。
而在醫療部在調查報告中,還提到了另一個非常關鍵,又被很多人忽視的電離輻射來源。
那就是醫療中的X光造影。
為什麼越是發達地區,基因損傷就越發嚴重,這和他們成熟的醫療體系,以及非常普遍的每年體檢有很大的關係。
雖然X光造影裝置的電離輻射劑量不高,但其對基因的損傷確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經常體檢的人群。
而那些欠發達地區,醫療資源比較少,一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接觸過X光造影裝置。
透過這一系列的研究,醫療部已經明確了造成人類基因損傷的罪魁禍首,就是放射性塵埃、尼古丁、X光裝置。
然而這個發現,對於遏制人類基因損傷的趨勢,並沒有什麼用處。
新人類或許可以強制戒菸。
但放射性塵埃早已經透過大氣環流和水迴圈,蔓延到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裡,一些微量放射性物質是很難被徹底清除的。
而X光裝置在現階段的醫療體系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裝置,哪怕是智人擁有磁場造影技術,仍然沒有辦法徹底淘汰X光造影裝置。
李青葉放下手上的平板,嘆息道:“人類總是善於毀滅自己。”
桑吉巴達萊亞爾站在他身後,默默地給他揉按太陽穴。
對於基因損傷問題,李青葉再清楚不過了。
畢竟當初他為了獲得復仇的力量,對自己進行了基因改造,現在他的精子仍然是毫無活性。
這就是典型的基因損傷。
而要損傷基因非常容易,但是修復和治療卻非常困難。
對於其他地區的人,他可以毫不在意,但新人類可是他的死忠,李青葉肯定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出問題。
只是基因治療的相關技術,目前還是不太成熟,短時間內不適合進行普及。
但是基因損傷的問題又迫在眉睫,以智人的發展速度,哪怕是瞭解其中的致病原因,也很難遏制基因損失的蔓延趨勢,最多隻能延緩十幾年。
因此現在必須想辦法。
謝謝各位親的支援(ω`,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