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陳列著抽泥機、管道、泥水分離機、運輸車之類的裝置。
肌肉男非常盡責,基本就是手把手教他們入會操作裝置,以及各種注意事項。
直到中午,所有新人還是懵懵懂懂。
對此肌肉男也沒有生氣,畢竟都是大字不識的菜鳥,前一個月肯定只能搞初步的規培,然後再安排兩個月實習,才可能獲得一個合格的初級員工。
工地的食堂中。
甘林終於吃到了大米飯和雞肉,吃了好幾天糊糊,他已經有些受不了,現在非常懷念大米飯。
趁著這些新人吃飯,肌肉男則和其他幾個新人類同事聚在小房間一起吃飯,隨便聊一聊工程進度。
“程工程師,頂板工程什麼時候可以完成?”肌肉男拿著雞腿問道。
“鐵組長也操心這個?”程工程師喝了一口綠茶,然後夾起一塊切好的人造和牛送入口中。
肌肉男鐵科學搖搖頭:“主要是人口越來越多,我們基地的能源有些緊張,長期管制電力和燃氣也不是一個事,我們這個專案非常重要。”
程工程師當然知道這個專案的重要性:“頂板大概需要13天左右,畢竟需要安裝防核材料。”
雖然地下基地由於處於山體,或者地下深處,往往上方都有上百米的岩層和泥土,但不代表就萬無一失了。
比如鑽地彈、核彈、中子彈,都可以打擊到地下的一部分目標。
其中鑽地彈方面,基地主要是透過特殊的非牛頓流體層,加上轉基因珊瑚蟲構造的防護層,採用了硬抗的方案。
而在地下建築的最上面兩三層,通常不會作為居民區,或者非人員經常活動的區域。
在基地的各個區域中,居民區的深度相對比較深,透過會在地下240米以下,建築結構的防禦強度往往也是最強的。
至於核彈和中子彈。
中子彈其實還好,透過生物合成技術生產出來的生物奈米碳鉛鋁合金板材,加上如此厚重的地層,中子彈很難殺死地下基地內部的人員。
而真正對地下基地有致命威脅的,其實就是氫彈和原子彈。
只要被正面命中,哪怕是在兩三百米的地下,仍然難以完全防禦住。
特別是當量超過100萬噸級別的氫彈,其爆炸形成的大坑,加上地震波、岩層擠壓、熱輻射和中子射流,一旦被正面命中,基本沒有幸存的可能。
不過好在阿薩姆分部在選址的時候,優先考慮走山區和高原地區,以及花崗岩之類的變質岩地層,極大加強了抵抗氫彈的上限。
只要不被正面命中,就算是爆心在旁邊兩三公里之內,基地的防護還是可以扛得住很大一部分攻擊的。
由於天竺的氫彈技術並不成熟,現階段並沒有成熟的氫彈彈頭,只有原子彈彈頭。
而原子彈由於反應方式的特點,30萬噸當量就是原子彈的極限了。
當然,如果天竺人拿幾顆原子彈連續轟炸同一個位置,那確實可以摧毀下面的基地。
只是智人公司顯然不會給他們這樣做的機會,各大列強同樣不是吃素的,他們大機率會聯手阻止天竺使用核武器。
因此當前阿薩姆分部的各個地下基地,其防禦效能是溢位的,這其實也是為未來考慮,免得將來又搞什麼二次升級。
包括洪沙瓦底、呂宋、暹羅等區域的地下設施,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防禦級別。
這是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做出的必要準備。
謝謝各位親的支援(ω`,感謝書友“小葉子咩”、“書友20210301106534971820”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