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青葉汽車的清邁分公司,其發動機研發小組,同樣測試了新材料製造微型燃氣輪機。
其實微型燃氣輪機在汽車上應用,還是要面臨一些問題的。
比如低速怠速階段的低熱效率,噪音太大,製造成本太高。
可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兩個問題,思路和材料問題。
青葉汽車公司的發動機研發團隊,並沒有採用微型燃氣輪機作為直接動力,而是採用混合動力的思路。
高速直接使用燃氣輪機作為直接動力,中低速改用電動,同時維持燃氣輪機高速執行狀態,推動微型發電機發電,給鉛酸電池進行充電。
什麼鋰電池、固態電池、三元複合電池之類,根本沒有必要,安全便宜的鉛酸電池才是王道。
為了配套鉛酸電池,青葉汽車還專門開了一個鉛酸電池廠,專門生產汽車使用的鉛酸電池,上面還有使用了二氧化硫淨化器,消除鉛酸電池排放的二氧化硫。
而燃氣輪機的噪音問題,其實可以透過設計,以及配備隔音層壓低的。
最後就是微型燃氣輪機的熱效率問題,微型燃氣輪機的熱效率之所以不高,其實和無法進行廢熱多級迴圈利用有關係,這方面是大型燃氣輪機的優勢。
如果要在微型燃氣輪機系統中,實現多級熱迴圈,會導致成本直線上升。
那青葉汽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歸根結底還是材料問題。
既然單級迴圈的熱效率不高,多級迴圈又會造成系統變複雜和高成本,那為什麼不提高壓力和轉速?
就如同火電廠的超臨界發電技術那樣。
而有智人公司在背後的材料支援,青葉汽車就是走這樣一條技術路線。
提高燃氣輪機的燃燒室壓力,增加進氣量,進而讓葉輪轉速提升到每分鐘3.5萬轉。
而這種提升,又可以讓微型燃氣輪機的尺寸進一步縮小。
畢竟熱效率提升了,也意味著單位功率提升了,汽車功耗已經固定在一個區間,因此供應同樣的動力,新型微型燃氣輪機的尺寸必然要進一步縮小。
尺寸縮小,還帶來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噪音也會跟著變小。
青葉汽車的燃氣輪機技術路線,就是配套著各種新技術的混合動力路線。
利用燃氣輪機在高速執行狀態下的高熱效率,給鉛酸電池充電,而且車載的鉛酸電池也不需要太多,充滿一次可以跑50公里就足夠了。
畢竟這是混合動力,可以隨時隨地充電,裝備大容量電池那是在浪費資源。
……
分公司的經理伍海深,聽完發動機研發小組、變速器研發小組、傳動系統研發小組的彙報之後。
放下了手上的檔案,抬了抬眼鏡:“也就是說,目前我們的各款部件基本達標了?”
“是的,我們發動機這邊沒有問題。”
“5款變速器也都可以投入使用。”關建智又有些遲疑的問道:“伍經理,這些零件的供應成本會不會太高?”
伍海深拿出另一份檔案,翻了翻上面的零件報價:“沒有呀!整體成本還下降了37%左右。”
“什麼?”關建智一副見了鬼的表情。
隨即其他專案的負責人也議論紛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