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電氣公司給民用汽車配備的微型燃氣輪機,達到50%的熱效率,其實已經是市場上的中高階產品了。
雖然可以再提升,但沒有必要。
生產一件產品要考慮價效比,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效能。
如果使用熱效率58%的微型燃氣輪機,那生產成本可能會提升兩三倍。
對於一輛使用壽命只有十幾年的兩側型民用汽車而言,這是得不償失的。
李青葉雖然不太在意內迴圈中的經濟效益。
但是汽車產業,肯定是要進入全球市場的外迴圈中,這就決定了汽車產業必須注重經濟效益。
“艾達。”
“董事長請吩咐。”
“暹羅分廠你儘快安排,可以和清邁集團建立一個合資品牌,到時候拿回來呂宋銷售。”
艾達點了點頭:“是,我儘快落實。”
“對了,核心零部件暫時別在暹羅生產,那邊還沒有穩定下來。”李青葉的潛臺詞,其實是那邊還沒有清理乾淨,存在洩密的風險。
“我一定做好這方面的工作,保證不會洩露公司的機密。”
李青葉又讓倆人帶路:“去看一下船用燃氣輪機的生產區吧!”
“請跟我來。”
搭乘觀光電動車,他們透過一大片公園式隔斷區,才抵達了另一個生產車間。
這個生產車間是生產各種型號的船用燃氣輪機,還生產配套的船用軸承、螺旋槳。
車間內。
“董事長,這是C—20燃氣輪機,最大發電功率20兆瓦,單機最大馬力2.7萬匹,熱效率42.2%。”
“重量呢?”
張成玉解釋道:“之前是37噸,現在是18.6噸。”
“材料加成非常明顯呀!”李青葉笑著搖搖頭。
“都是董事長研發的新材料太出色了,不然我們很難達到將重量壓縮下來,其實我們還沒有完全發揮材料的潛能。”張成玉非常恭敬地回道。
李青葉擺擺手:“那就繼續挖掘潛力,只要設計跟上來,我們不會輸給任何公司。”
“那是,對此我們還是有信心的。”張成玉信心十足。
如果拿著這麼厲害的材料,他們還一副爛泥扶不上牆的表現,那李青葉估計要送他們去回爐重造了。
“C—20的功率還是小了一點,現在歐美船用燃氣輪機都達到了30~40兆瓦級別了,你們還要再接再厲。”
張成玉點了點頭:“研究所已經在立項,準備研發下一代的C—30、C—40。”
對於呂宋電氣的燃氣輪機產業進行摸底考察之後,李青葉總體比較滿意。
雖然沒有超越歐美企業的產品,但總體水平已經在快速逼近之中。
只要未來艾達和張成玉等人不腦子進水,這個子公司基本可以自力更生了,不用在像之前那樣,暗中補貼產品的生產。
謝謝各位親的支援(ω`,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