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金元無法超量錨定洪沙瓦底的房地產,自然在洪沙瓦底的房地產,其價值其實已經固定在一個期間之中。
以洪沙瓦底5600萬人口計算,住房需求極限大概在1000萬套左右,再加上商業和寫字樓,市場的天花板就在那裡擺著。
超出需求極限的住房和商業建築,顯然就是在浪費資源。
洪沙瓦底可沒有那麼多錢投入到這種浪費之中,現在洪沙瓦底的建築材料,基本都消耗在道路、水利設施、城市基礎設施上。
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需要的領域,才是青葉集團的追求,那些賬面上的數字毫無意義。
畢竟現在的青葉集團,除非遇到外敵的武力入侵,不然不存在破產這種說法。
普通公司為什麼會存在破產的可能?
因為普通公司很少可以掌控一個地區的全部資源,哪怕是一個小城市的全部資源,普通公司都很難做到。
而掌控著整個洪沙瓦底的青葉集團,這個地方又有龐大的農業資源,哪怕是不和國外交易,青葉集團也可以屹立不倒。
既然不存在破產的危機,又不需要向股東支付分紅,只需要承擔員工的生活需要,青葉集團自然不需要追求賬面上的數字。
畢竟賬面上的數字再好看,青葉集團實際的收穫也不會多一分錢。
難不成青葉集團說自己的營收增長几十倍,就會獲得幾十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從本質上來講,經濟虛擬增長對於巨企的意義不大。
很多人其實並不理解經濟,或者說他們陷入了西方式的經濟思維之中。
西方式經濟的執行機制,本身就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富集,或者說得更加直接一點,就是為了掠奪。
實體財富由資源、農產品、工業品、裝置、技術、知識和服務組成,這些東西本身就存在,不存在瞬間消失的可能性。
可西方式經濟的執行模式之中,又偏偏出現了突然消失的把戲。
那為什麼要玩這種把戲?
因為有利可圖,透過這種金融魔術,可以合法的富集財富。
誰又不喜歡一夜暴富呢?
在社會實體財富增殖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要如何實現一夜暴富?
答案當然是將其他人手上的財富,合法的轉移到自己的手上。
這個時候信用貨幣和金融工具,就是這個魔術的關鍵了。
比如增發貨幣,炒作某種商品,讓其超過商品本身的價值,然後吸引其他人投入這個市場,在擊鼓傳花之中,完成財富的迅速富集。
西方就是透過這種經濟模式,富集著各種實體財富。
而這種模式對於巨企而言,其實意義不大,因為巨企本身的財富已經完成了富集。
難不成巨企還能富集自己?
這就好比吸血鬼,它沒有辦法吸自己的血獲得補充,吸自己的血,甚至會因為吸血迴圈過程中的損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巨企這個吸血鬼要發展壯大,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要麼透過吞噬外部,將外部同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才可以繼續膨脹下去。
要麼就是苦練內功(發展技術),挖掘自身的潛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悍。
謝謝各位親的支援(ω`,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