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縣的外來者,不只是倭人,還有洋人,還有其他一些人。
周強只是讓處理了倭人,其他人只要沒有作奸犯科,都沒有管。
滋水縣信仰自由,通道教,信佛教,等等,都沒問題,周強不加干涉。
不過,周強有所偏向,更注重農耕,更注重科技和醫藥。
所以,這幾個方面發展的更好、更快。
滋水縣老百姓的溫飽,逐漸解決了。
多餘的糧食、家禽肉類,等等,被商人運到省城賣掉。
醫藥方面,醫生、護士待遇很好,醫德也很不錯,收病人紅包的風氣,還沒形成。
科技方面,周強資助了不少學生出國留學。
農耕方面,周強來了個“指數收稅”。
每戶田地少於10畝的,不收稅。
10畝到100畝的,多出的部分,收三成稅。
100畝以上的,多出的部分,收五成稅。
配套的還有長工、短工等管理辦法,有最低工資限制,不允許大地主使勁盤剝打工人。
還有其他相關規定。
反正就一個原則,你的田地如果過多,那麼多的地,一年忙忙碌碌下來,掙不了多少錢,最多就是個辛苦錢。
這樣一來,大家對大規模買地,興趣沒那麼大了。
這個‘指數收稅’辦法,被周強用在很多地方。
就一個目的,限制富者更富,也給了窮人一些生存空間。
鹿子霖回到白鹿村。
沒多久,鹿兆鵬能進謀士院,鹿兆海能進講武堂的訊息傳開。
鹿子霖每天都在村裡,得意的說:“這是周縣長親口說的,他說我家倆娃都很出息.”
白嘉軒家。
鹿子霖少不了來炫耀。
“嘉軒,你也讓你倆兒子進城唸書吧。
你看看我家兆鵬、兆海,都被周縣長看中了。
將來我家放銃子,就指著這哥倆了。”鹿子霖家有個老祖宗,傳下一句話,家裡後輩要是有個當官的,就去墳頭放三聲銃子,說明光宗耀祖哩。
“這娃們出去容易,回來就難了。”白嘉軒想的更多。
他擔心孩子們出去後,就不回來了。
白嘉軒希望有兒子在身邊。
養兒防老,白嘉軒就是想的這個。
“咋能呢?讓他們回來,他們就得回來。”鹿子霖不以為然。
沒有多待,鹿子霖還要去其他人家吹牛。
這次,鹿子霖都忘了說困難戶的事。
之前,鹿子霖每次來,都想跟白嘉軒爭搶一下,周強交代的差使。
鹿子霖走後。
白孝文和白孝武,哥倆來到白嘉軒身邊,欲言又止。
“咋了?”白嘉軒漫不經心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