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地點在學校,死亡時間在全國大考結束後,再加上心理醫生的佐證,事實清晰的浮現眼前——
“一個患有抑鬱症的女學生,在考試結束後,因為無法承受壓力而選擇跳樓自殺。”
鹿微微扶額,煩躁的揉按太陽穴。
許子覺……
如果,排除掉許子覺的證言呢?
“一個女學生,在考試結束後跳樓自身。”
去掉了抑鬱症,單看這個因果關係,似乎……多了一些可能性。
也許她不應該逆向推導。
逆向推導,容易受到結果的干擾影響,使自己忽略掉其他可能性。
這就好比,當我們看見自己家養的狗叼著鄰居家的兔子時,下意識會認為狗咬死了兔子,卻沒想過,鄰居家的兔子其實是病死的,埋在花園裡,卻被頑皮的狗刨了出來叼回家。
人總是容易被“結果”的那一幕矇蔽。
鹿微微將案卷資料翻到第一頁,決定從頭開始。
——朱娜,藍洋高中三年級二班,性別女,年齡……
鹿微微的呼吸微滯。
和她同歲。
更準確的說,這個朱娜只比她小一個月。
漫長的人生僅僅過去十幾年,竟就這樣了結了自己……
鹿微微嘆了口氣,將傷感壓下去,繼續往下看。
學校這部分,有老師和同學的證詞,說朱娜性格內向,文靜沉默,成績在班上屬於中游,並不突出,也沒有特別要好的朋友。
符合許子覺所說的“孤僻抑鬱”的形象。
家庭這部分,朱娜的父母俱在,婚姻穩定,家裡有幾個店面,經濟狀況良好,並沒有發現哪裡不對。
鄰居提供的證詞倒是有說過,朱娜和父母的關係看起來不太親密。
但說實在的,十七八歲的少男少女,和父母相處大多不那麼親熱。
……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