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至聖雲:何陋之有?】
在這個世界,在論語中留下何陋之有的,不是孔子,而是至聖先師孔聖人。
所以,孔子云,韓舟改成了至聖雲。
筆落之時,一道光芒,自紙上起,朝著山野瀰漫。
覆蓋了巨大的區域範圍。
韓舟有明悟,這文章成後,不是一次性的,所以不會燃燒墨氣變成法則。
而是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隨時都在發揮作用。
而它的作用就在於第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這首詩,居然是BUFF,可以增強範圍內所有人學儒道的效率!
如果從法則上談,就是在這文章的覆蓋之下,所有人對於文道的親近度都會提升,對於文氣淬鍊的效率都會變高,對於文章的理解能力,都會加深。
居然是這樣?
韓舟深吸一口氣:“願稷下學宮學子,人人如龍。”
眾儒生也迅速感知到了自己好像受到了某種加持,身上暖洋洋的。
而韓舟丟下筆,坐在巨石上:“我累了,睡一覺。”
說完就倒在了地上。
師清清飛速衝上巨石,仔細檢視,然後才小聲:“老師文氣耗盡,學海乾涸,要休息。”
大家這才知道,韓舟為了寫這文章,幾乎油盡燈枯。
一名儒生上前:“我會裝裱,我把這文章裝裱起來,掛在牆上?”
謝行:“老師都說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何須裝裱。”
“這文章,直接貼在第一間石室牆壁之上吧。”
“不過,這第一間石室,就不能讓誰進去居住了,我建議請來至聖先師與諸多半聖、顏師等的畫像懸掛於中堂,給老師畫一幅像,掛於右側,與《陋室銘》並排。”
眾人覺得有道理:“我有至聖先師像,用我這副,還是我們再去買一副新畫像?”
“老師都說了,山不在高有龍則靈,何須新畫像,就用你這幅舊的吧。”
有人提議:“老師雖然提倡簡陋,但是咱們作為學生,不能讓老師臉上無光,給老師畫像,還是選擇最好的材料,最好的裝裱吧?!!”
眾人點頭:“的確!就這麼辦吧!”
————
求月票,求推薦票!
ps:可以評論了,但我的八百書評上萬章評沒了,嗚嗚~
上架前的五個舵主加更結束!
我設定自動更新時,看到又多了一個舵主,不過我現在統計不過來,等每天結束了在統計吧!
爆雨最近每天上午到下午兩點在睡覺,等我睡醒看看有多少首訂,需不需要繼續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