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頭伸進羊圈,決不會客氣地將身子退出。
——阿拉伯諺語
巴德爾作為成吉思汗的貼身侍衛盡心盡責,受到了成吉思汗的讚賞,並且得到了成吉思汗賞賜的一位美麗的撒爾塔姑娘阿麗瑪作為妻子。
巴德爾跟隨成吉思汗轉戰東亞和中亞,親身感受到成吉思汗的偉大和英武,也經常聽到成吉思汗在嘴巴里唸叨:“我最想滅亡的國家是唐兀人的白高國和女真人的金國。征服東方必須征服這兩個國家。征服世界必須先征服花剌子模。提前消滅花剌子模是節外生枝啊。”
有言道,寧可和十個弱國做鄰居,不要和一個強國有邊界。為什麼呢?因為強大的鄰國會欺負你,還會掠奪你的財富、吞併你的土地,甚至可能消滅你的國家
巴德爾知道,這一次輪到白高國(西夏)倒黴了。因為它的北方出現了一個比自己更加強大的國家——大蒙古國。雖然唐兀人被大宋朝看作是落後的蠻夷之人,但是,唐兀人卻在蒙古人面前擺起譜來,自詡為文明人,把北方的蒙古人看作是蠻夷之人,不屑一顧,甚至對成吉思汗的指令也愛理不理的。
面對日益逼近的大蒙古國,白高國的國王因為不想成為一位亡國的君主,於是在1223年將皇位傳給了李德旺。
經歷了蒙古軍隊的數次侵略,白高國的上上下下這才真正地明白了蒙古帝國的野心。李德旺決定執行聯合金國反抗蒙古的策略,與金國結成了盟國。白高國私下的策略就是藉著蒙古大軍西征期間聯合周邊的各國消滅大蒙古國。
蒙古的大將勃魯很快地發現了高白國的陰謀,立刻從東面派遣軍隊攻擊高白國,成功地拿下了白高國的銀州(今陝西省橫山縣),捕獲了白高國的大將塔海。
歷史留給白高國的時間不多了。它只有苟延殘喘地緬懷著國家往日的美妙夢境,最後連這樣做夢的機會也喪失殆盡了。
1224年,成吉思汗在西方平定了花剌子模帝國以後,巴德爾跟隨成吉思汗和四個兒子率領西征的蒙古軍隊凱旋而歸。
回到了闊別5年的大草原,巴德爾想和妻子阿麗瑪安置一個穩定的家庭,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但是,身懷雄心壯志的成吉思汗回到草原沒有歇息幾天,就決定發動對白高國的全面進攻。
巴德爾不解地問道:“大汗,落在您戰甲上的撒爾塔兀勒的灰塵還沒有洗去,草原上的美味佳餚也沒有盡情地品味,您就要繼續征戰了。您可要保重身體啊。”
成吉思汗語重心長地說道:“只要敵人一天不消滅,我的內心就沒有一天安寧過。”
於是,巴德爾繼續為出征的成吉思汗護駕。阿里和阿巴斯也繼續跟隨蒙古軍隊,為成吉思汗煮茶做飯,征戰在他國異鄉的土地上。
1226年,成吉思汗率領的主力部隊首先拿下了白高國兀剌孩城(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中旗西南)以西的黑水城(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旗附近),接著又在賀蘭山擊敗了白高國的大將阿沙敢不,最後一直到達了渾垂山(今甘肅省酒泉北部)。
蒙古大將阿答赤率領的軍隊先後拿下了白高國的甘州(今甘肅省張掖)、沙州(今甘肅省敦煌)和肅州(今甘肅省酒泉)等要地。
蒙古軍隊達到甘州以後,成吉思汗發現甘州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饒,很喜歡這個地方,決定在這裡休整兩天。
阿里和阿巴斯得空遊覽了這個位於河西走廊、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
他們好奇地爬上城市中心的鐘鼓樓,俯瞰這座具有東方建築風格的城市全景,有趣地數著遍佈在四周的瓦房和大院。他們還跑到佛教的大佛寺裡,觀察著慈眉善目的菩薩雕像。
他們在這裡看到了與花剌子模迥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一天,阿里的心中又開始思念故鄉和親人,便拿出了在澤拉夫尚河畔撿到的那塊鵝卵石,放在手掌裡輕輕地摩挲。
阿巴斯比阿里年長,自然懂得他的心思。
阿巴斯問道:“阿里,想家了嗎?”
阿里沉默地點了點頭,一滴眼淚從眼眶裡掉了下來。
阿巴斯想哄阿里開心,故意轉移他的心思,說道:“我們在鵝卵石上刻上你喜歡的花紋吧?”
阿里回答道:“花紋多沒意思。還是刻上我們兩個人的名字吧。”
“好”,阿巴斯拿起一把尖刀用力地在鵝卵石上雕刻起來。
不一會兒,鵝卵石的表面上就出現了兩串字母。那是阿里和阿巴斯的伊朗文名字。
阿里看到他們的名字上邊還有一點空白處,便說道:“這裡還可以刻上一個人的名字。”
阿巴斯打趣道:“你想刻上哪個漂亮姑娘的名字?”
阿里害羞地推了一把阿巴斯,然後認真地說道:“刻上巴德爾的名字吧。我們一直跟著他到處奔波,也算是同甘共苦的朋友吧。”
阿巴斯的心裡一直認為巴德爾是統治自己的壓迫者,不配和花剌子模人的名字刻在一起,但是,他為了哄阿里高興違心地刻上了巴德爾的名字。
正好巴德爾走了過來,大聲地問道:“喂,撒爾塔人,你們兩個鬼鬼祟祟的幹什麼呢?”
阿里回答道:“報告大人,我們在石頭上刻字呢。”
巴德爾拿過鵝卵石看了兩眼,也不認識伊朗文字,便舉手做出投擲的動作。
阿里急忙喊道:“報告大人,上面有您的名字呢。”
巴德爾微笑著說道:“我逗你玩呢,撒爾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