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宮本武藏的傳說,十有八九都是杜撰的奇聞,美化過不知多少次。
這種事情哪裡都有,也不單單是宮本武藏,就連李瑾瑜也不例外,時常讓人編故事宣揚自己的神勇威名。
尤其是遼國和瓦剌的戰鬥,更是編成了戲曲,比如“李無敵破陣”。
別看這出戏曲名字比較俗,市井之中的平民百姓,人家就喜歡這個,給他們講《春秋》,能聽懂就有鬼了。
至於柳生又壽郎,既然他出現在了蜂巢島,便說明他有名利之心。
無論是為了東瀛國王,還是為了自身利益,總歸都是為了名利而來。
既然來了,就有名利之心,絕不可能是什麼專心練刀別無他求的刀客。
莫說柳生又壽郎,就算是他的師父宮本武藏,人家也是需要名利的。
不求名利專心練武的人,都在山清水秀之所隱居,怎會來蜂巢島?
李瑾瑜道:“好手段。”
蜂巢島倭寇之主,這個位子只能屬於一個人,所有高手都是競爭者。
藉助方才那一戰,不僅除去自己最大的對手,還把李瑾瑜和鐵飛花的體力消耗半數,為戰鬥獲得極大主動權。
柳生又壽郎道:“水月君是為了我的大業而死,等我成為大海之主,會加封他為神祇,讓他享受萬世香火。”
李瑾瑜道:“假仁假義,你這個虛偽的樣子,真是讓人想要嘔吐。”
柳生又壽郎道:“你可以吐,我肯定不會在你嘔吐的時候偷襲你……”
“你”字話音還未落下,柳生又壽郎已經拔出武士刀,雪亮如銀的刀鋒劃破空氣,斬向李瑾瑜的左肩。
袈裟斜斬!
簡簡單單一招袈裟斜斬,威力卻絕不遜色高立決死一擊的鷹翅功。
李瑾瑜若是避不過去,後果便好似黃忠刀下的夏侯淵,死無全屍!
說打就打,出招以實用為主,不會在意虛名和臉面,不愧是武藏門人。
據說宮本武藏武道未成之時,曾經與一位高手比武,不僅晚來兩個時辰讓人吹冷風,而且是從落日方向走來。
對方被落日陽光晃眼,宮本武藏趁機飛衝過去,用一把以船槳削成、長度堪比槍矛的木刀,刺穿敵人的心臟。
此法固然有些無恥,但生死交鋒的場合,臉面顯然不如性命來的重要。
刀鋒襲來,李瑾瑜手中長槍勐地刺向他的心臟,槍比刀長,槍芒比刀芒綿延距離更遠,刀芒擊中李瑾瑜之前,長纓便會輕鬆洞穿柳生又壽郎。
柳生又壽郎翻身避過槍芒,手中武士刀勐地一記豎噼,兩道刀氣在揮灑之間凝於一體,竟有疊浪掌的威勢。
李瑾瑜手腕迴旋,長纓勐地劃過一個圓弧,迎上柳生又壽郎的武士刀。
叮叮噹噹一陣交鋒,柳生又壽郎驚訝的發現,李瑾瑜雖功力消耗嚴重,勁力和氣勢卻沒有絲毫的損減。
尤其是在擊殺水月大宗之後,李瑾瑜氣血彷彿燃燒了起來,化為無窮無盡的能量,爆發如龍如象的磅礴大力。
李瑾瑜從不是無慾無求的人,也不會進入無慾無求的狀態,而是會在戰鬥之中,進入熱血沸騰的狂放激昂。
熱血上湧,勁力勃發,白玉般的面容變得略有血紅,假如手中拿著青龍偃月刀,再蓄養長鬚,便是關二爺。
李瑾瑜心中有欲有念,但卻絕非亂七八糟的雜念,而是凝神守意,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每一次刺擊之中。
欲是殺欲!
念是殺念!
雙眸粲粲如星,裡面映照出波濤洶湧的大海,以及玄奧幽深的繁星。
天地人三才盡在其中,眼前已經不再是強敵,也沒有柳生又壽郎,只有一把殺氣凜然的武士刀。
奪命十三槍——靜寂心!
目中無物,耳中無聲,心中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