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著白色的長袍,黑色的辮子自領部一直鑲至腹部,令黑色更顯著,白衣更奪目,更有黑白分明的冷肅。
歷盡風霜的臉上,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皺紋,可卻仍然具有一張孩子般俊朗的臉容,不是鶴髮童顏的模樣,而是一種既穩重又詼諧的獨特氣度。
諸葛正我!
武週四大神侯之一,絕頂高手韋青青青三弟子,吼聲似犬吠。
重情重義、智慧過人、深藏不露、心懷天下、自律嚴己、文武雙全,知人善任、光明磊落、清醒透徹……
在諸葛正我身上,似乎能夠看到一個慈祥長者的全部品質。
他當然是有缺點的,他也曾做過錯事,他絕不是什麼人間聖賢,但即便是他的對手,也認可他的優秀。
高傲如元十三限,想要對付這位三師兄,也是苦心孤詣、策劃多年。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把自己的對手貶為垃圾,戰勝垃圾的又是什麼?
就好比如果有人貶低項羽,說項羽是個莽夫,最先憤怒的一定是劉邦。
他是莽夫匹夫,豎子不足與謀,那被匹夫追的四處亂跑,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取勝的,難道是什麼大英雄?
一定要說項羽厲害,要說項羽衝鋒陷陣所向披靡,西楚霸王神勇無敵。
西楚霸王如此厲害,勝過西楚霸王奪得天下的漢高祖,豈不更厲害?
至於諸葛正我的吼聲,倒不是惡意貶低,而是自在門四大弟子,吼聲各有不同,葉哀禪吼聲為龍吟,許笑一吼聲為鶴唳,元十三限吼聲為狼嚎。
隨著諸葛正我現身,山道上響起輪椅的聲音,四大名捕隨之而至。
處事無情,內裡留情的無情;
出手剛強,內里仁慈的鐵手;
追案不欺,玩事不拘的追命;
殺敵冷血,情義熱血的冷血。
諸葛正我沉聲說道:“玄慈,當年咱們在泰山相遇,曾經在泰山之巔論佛七日,你可記得自己說過什麼?”
玄慈道:“修道苦至,當念往劫,捨本逐末,多起愛憎。今雖無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無怨訴……”
這篇經文乃是《入道四行經》,是菩提達摩的弟子曇琳,記錄的菩提達摩微言法語,雖然只有數百字,但卻蘊含高深佛理,乃少林弟子必學經文。
玄慈誦唸的經文,表示修道時逢到困苦,都是由於往日犯下的罪孽,無論何等懲罰,都甘心受之,絕無怨憤。
諸葛正我道:“很好,既然你願意承擔責任,我這裡有一番公案,需要玄慈方丈當著天下人的面解釋清楚!”
玄慈道:“可是這位蕭施主?”
諸葛正我厲聲道:“不!是玄慈方丈昔年的風流韻事,是數千無辜小兒的性命,你現在可想起來了?”
玄慈驚道:“這……這……”
諸葛正我道:“帶葉二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