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渡,即:渡厄、渡難、渡劫!
三人本是龍樹院高手,是空聞等人的前輩,只因三十年前敗於明尊城陽頂天之手,心中不忿,在此閉關潛修。
恍恍惚惚,已經足有三十年。
有一種說法,叫做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人,容貌會變得越來越相似。
這種說法的科學依據,李瑾瑜完全不懂,不過卻也有幾分道理。
三渡本就是九十多歲老和尚,面上滿是枯樹皮般的皺紋,又坐了三十年枯禪,身材形貌方面當真恍如三胞胎。
唯一的區別,渡厄臉色微黃,瞎了一隻眼睛,渡難面色略有黝黑,渡劫面板最白,但卻是不見陽光的蒼白。
三人手邊各有一條長索,約莫有三四丈長,以玄鐵混合異種金屬打造,進攻無堅不破,防禦則是堅不可摧。
以此為基礎施展“日月鞭法”,即便鞭法方面的絕頂高手虛若無,也不得不嚴陣以待,不敢稍有大意。
渡厄道:“終歸還是來了。”
李瑾瑜道:“我不想來,但是為了世間公道,我不得不來!”
渡難道:“無知小兒,安敢在此口出狂言,玄慈雖有小過,但少林自有少林戒律,與朝廷有什麼關係?”
李瑾瑜道:“你覺得是小過?”
渡厄道:“他本是被人矇蔽,又有悔過之心,老衲覺得無有過錯!”
李瑾瑜道:“你們兩個呢?”
渡難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老衲覺得,玄慈不僅無錯,反而大有功德。”
渡劫聞言嘆了口氣。
他們三個雖為一體,但另外兩人太過剛愎固執,也太過徇私護短,因此與朝廷的交涉,才是由他負責。
尤其他們在此地閉關,不知少林內的唇槍舌戰,被李瑾瑜引導兩句,說出來的話,越發顯得蠻不講理。
跟上來的江湖群豪,聞聽渡厄渡難的話,心說玄慈雖有大錯,但方正、玄悲、無想、痛禪也都算是各有風采。
怎的隱居數十年的三渡,卻如此的蠻不講理、顛倒黑白、不辨是非?
李瑾瑜道:“話不投機,我懶得與你們廢話,便讓我看看,你們三個老傢伙的佛法,能不能大過王法!”
渡厄道:“你是王法不成?”
鐵飛花道:“我為六扇門捕快,奉命抓捕兇犯,我代表的便是王法!”
渡劫道:“鐵捕頭也要出手?”
李瑾瑜冷笑道:“你們三個加起來將近三百歲,這麼大的年紀,不僅以大欺小,還想以三敵一不成?”
渡厄怒道:“黃口小兒,今日就算你爹在此,也不敢與老衲這般講話!”
渡難冷笑道:“便是千軍萬馬,我們也是三人齊上,你若不服,不如去找三百兵馬,我們仍舊是三人應對!”
李瑾瑜譏諷道:“你應該慶幸,我爹不在這裡,否則他會讓你們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以多欺少!”
渡難道:“你爹何人?沒準老衲與你爺爺,與你太爺爺還有交情。”
李瑾瑜道:“家父尉遲真金!金吾衛大將軍尉遲真金,三位若有興趣,我這便請父親帶五萬大軍上少林。”
渡厄不說話了,渡難也不再說什麼爺爺太爺爺,都低頭看向長索。
渡劫道:“請李施主入陣。”
李瑾瑜道:“那就接招吧!”
身形急掠,商羽點向渡厄眉心。
李瑾瑜身上諸多兵刃,最為順手的自然是溫柔,其次是玄翦和長纓,商羽怕是要排在末位,還不如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