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不在意,那還算什麼事?
想想原劇情中那些人:
虎敬暉殺戮突厥使團,刺殺突厥可汗,差點引得兩國交兵,身死之後,狄仁傑瞞下一切,給他留了身後名。
蘇顯兒參與東硤石谷大戰,曾幫忙轉運物資給契丹,最終結果是從蘇顯兒變為狄如燕,還是皇帝親自賜名。
葛天霸私鹽販子,稱霸鹽市,壓榨周圍百姓,雲姑鐵手團金牌殺手,殺戮何止千百,最終隱居盱眙。
豔兒身上的罪孽,比上面這幾位差了不知幾百幾千倍,又有與無情共同禦敵的功勞,一切自然可以抹去。
當然,在此之前,豔兒知道的關於左武王,以及左武王背後的勢力,還是要交代出來,不能有半點遺漏。
狄仁傑是宰相,做事並不會絕對依照律法,而是會進行利益取捨,無論對上還是對下,均不會直來直去。
提刑官可以嚴肅,但宰相不可以。
就比如此時。
長安世家大族極多,隨便抓個人都可能涉及某個家族,如今雖然能快刀斬亂麻,但還是要分潤些功勞。
狄仁傑火速提拔一些名聲不錯、才學不錯的官員,讓他們處理事務。
處理的比較好的,可以根據表現進行提拔,處理的比較差的,則是要綜合考察他們的能力、心性、品行。
有培養價值的指點一二,尸位素餐的藉機罷免,一時之間,長安城內熱火朝天,各個衙門不斷表現能力。
除了裴堅、蘇無名等人,表現最為優異的官員是長安縣令“元來”。
他先祖是南北朝時期的貴族,不過隨著家族沒落,想要做官,卻也不得不參與科考,好不容易中了進士。
怎奈時移世易,昔年的貴族,如今成了小門小戶,想要做官,可以憑藉科舉,想要升官,必須抓住機會。
如今狄仁傑親自考察,元來知道這是絕好的機會,起早貪黑的工作。
四大名捕當然也不能閒著,沒日沒夜的處理事務,防止有人渾水摸魚。
看到大家都這麼辛苦,李瑾瑜當然不好意思偷懶,於是乎,把自己的師父推給了狄仁傑,讓虛若無幫忙。
作為名震江湖的鬼王,虛若無文韜武略,不敢說視天下如掌上紋理,區區長安城這點亂子,還是沒問題的。
其實狄仁傑也不在乎,只是想借機清理一些積弊,順便提拔一些官員。
虛若無覺得這很有意思,和狄仁傑一同考察官員,狄仁傑暗暗感嘆,雖然這次沒能帶來諸葛正我,有虛若無幫忙盯著,倒也沒有那麼的疲憊。
……
夜!
李瑾瑜泡在浴池中想事情。
這是十多年前修建的浴池,上面是一個天窗,可以一邊泡澡,一邊觀看漫天星河,別有幾分特殊的雅緻。
長安的混亂已然壓下,作惡的兇徒或死或擒,一切事情暫時結束,李瑾瑜有充足的時間覆盤整個事件。
白天剛剛經歷殺戮,不僅身體有些疲憊,而且氣血翻騰,不利於思考。
經過數個時辰休息,再加上溫水帶來的溫潤,李瑾瑜可以靜心凝神,認真思索整個事件的每一條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