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
暖玉簫劃過一個個玄妙軌跡,氣流飛速從簫孔流過,混合著純陽罡氣,令人覺得恍似被捲入急流激湍之中。
直面衝擊的李清露,甚至感覺純陽罡氣好似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總算她自幼經歷國破家亡,心性培養的頗為堅韌,又得李秋水傳授諸多逍遙派絕學,不至於被一招擊敗。
纖纖玉手輕飄飄揮出,劍指輕靈中又有冷厲,劍光綿密,層層疊疊,赫然是峨眉派的《柳絮劍法》。
雖說她不會峨眉心法,但以小無相功催動劍術,卻也用的有模有樣。
同樣的,李秋水所修心法,亦是小無相功,以此模擬諸多絕學,再加上甲子功力,威脅度遠遠勝過李清露。
小而無相,不著形相,無跡可尋。
小無相功乃是道家一種思想,認為只有足夠小,才能無形無相,進而能以這些“足夠小”,組合出諸多變化。
用現代科學解釋,就是把事物分解為基本粒子,再重新排列組合。
傳說的仙法中,有一門喚作“點石成金”,核心思想也在於此,乃是從原子層面改變事物的大神通。
小無相功只是內功心法,距離這些差得太遠,仙法之類更是無稽之談。
但如果望文生義,覺得還有什麼大無相功,然後還能把大小無相功合成無相神功,那可就是笑話了。
以小無相功為內功根基,武道最大的特點就是——雜!
尤其看過數百上千秘籍的,招式之繁瑣,勁力之雜亂,變化之玄奇,身法之靈巧,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忽而在東,忽而在西,忽而在南,忽而在北,忽而在上,忽而在下。
忽輕忽重,忽拳忽掌,忽指忽爪,忽抓忽拿,忽伸忽縮,忽收忽放。
這一招如春日雙燕飛舞柳間,下一招似千軍萬馬賓士而來,拳到了半途忽然變為掌,掌到了身前已然變為爪。
拳、掌、腿、爪、指、劍、刀、槍、戟、棍、斧、鉤、叉、錘……
無論拳腳武藝,還是諸般兵刃,就沒有李清露不會的,也沒有李秋水不精通的,那真是門門通,門門精。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然不可能精通全部武技,只不過她們把小無相功作為核心,其餘只是修行武技,並未太過參悟,消耗的時間卻是不多。
當然,有一得必有一失。
精通諸多武技,固然可以適應各種情況,對付低手手到擒來,但如果遇到高手,便會因為不夠精通而落敗。
莫說李清露,李秋水也是如此。
當日虛若無能破去凌波微步,便是因為李秋水學的實在是太雜,並沒有把凌波微步練到隨心所欲的地步。
李瑾瑜一手刀一手簫。
刀法極致簡單,出刀收刀,驚雷電閃,再加上冰蠶寒氣,以及慣用的三尺刀芒,渾似冷刃冰心的“雪飲”。
簫法瀟灑飄逸,音韻悠揚之中,施展一招招絕妙武技,柳絮輕飄,驚鴻掠水,簫聲和身法配合得妙到毫巔。
簫影縱橫,指東打西,指南打北,端的是變幻莫測,奇妙無窮。
王語嫣雙眼看得花了,她雖然讀遍百家武學,但終歸是凡人之軀,眼力心力均有極限,對於李瑾瑜變幻莫測的簫影,卻是分不出用的是何招。
片刻之間,整個無量山腳,已然被爆碎的勁力轟的煙塵遍地,花木蔥蘢生機盎然,卻已盡數變成了廢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