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聖是那些只踏入聖境,卻沒有“證道”成功的修煉者。
僅有修為境界,並無聖者之實。
這樣的偽聖雖然永擁遠超尋常帝尊的壽元與實力,可基本上已經廢了自己未來的所有可能。
一般修煉者在衝擊聖境之前,內心已經有幾分猜測自己突破聖境的成功機率。
修煉者的直覺最是準確,如果說連自己預測突破聖境的機率都不超過五成,那他們便會退而求其次,選擇成為一名偽聖。
能夠一路修煉到帝尊巔峰的存在,其背後往往都是沾親帶故,擁有不俗的背景。
他們身上揹負的責任不允許他們任性不考慮後果地衝擊聖境“證道”,為了背後的勢力未來,這些修煉者無法孤注一擲,最終選擇成為偽聖,來庇佑各自勢力今後一個古紀元的榮光。
在聖域萬界的聖者門閥內,偽聖的數量要比半聖多出許多,這些偽聖是聖者在俗世的意志,在背後管理著各自勢力的俗世力量。
即使修煉成偽聖,也需要帝尊擁有不俗的修為,最低要求也是帝境時期完成“化道”。
武道帝皇是修煉者的境界劃分,可想要成為一尊聖者,除了境界之外,還需要道法輔助。
絕大多數帝境修煉者,只要不是因為特殊原因斷送了前程,都能順利修煉到帝境巔峰,就連帝境之中的“人帝”,也能有機會臻至帝境巔峰,只不過花費的時間要長一些。
因此真正影響帝尊實力的根本,並非是境界,而是每個人修煉不同的帝皇之道。
唯有完成“化道”的道帝強者,方有窺伺聖道的可能,也只有他們衝擊聖境失敗後,才有可能成就偽聖,叱吒一個古紀元的風雲。
而想要真正證道成聖,唯有在帝境時期踏入“無極”、“無量”二境,才能尋求證道的可能。
帝尊“化道”之後,以自身武道演化天地大勢,融道於天地,堪為“無極”之境。
踏入“無極”之境的帝尊,自身力量不再受到境界的限制,可以藉助天地大勢為自己所用。
融道的程度越深,“無極”境的帝尊實力便越強。
《紅塵錄》上前百的道帝強者,皆是“無極”境界的巔峰帝尊,聖域萬界內大部分偽聖大能,他們在帝尊修為時,絕大多數都是“無極”境的強者。
至於“無量”境界,絕非是尋常帝尊能夠達到,在以往的人族武道時代,幾乎每一個古紀元也就只有寥寥幾人能夠抵達。
“無量”帝尊也被世人稱為準聖,雖然未及聖者,可已經擁有鬥戰聖境的實力,這樣的人物已經把自身武道凝華聖道,距離聖境只有一念之隔。
如今聖域萬界尚存所有聖者,他們在帝境時期皆是“無量”境帝尊,稱雄一個時代,主宰俗世的人族雄主。
此次紅塵大會,之所以是近幾個古紀元以來聖域萬界最為隆重的一次,正是因為當下《紅塵錄》上,出現了整整十位“無量”境界的帝尊霸主。
這樣的群雄爭霸是數個古紀元以來從未有過的局面,這象徵著未來幾百萬年內,人族武道會多出近十位半聖強者,乃是太古聖戰之後,人族武道鮮有的盛世之象。
一個武道盛世的誕生,連聖人都會關注,此次紅塵大會由“酆都”聖人親自監察,甚至拿出《通天籙》作為大會獎賞,可想而知此事的重要。
可就是這樣一次盛會,“酆都”聖人又怎麼會允許一名擁有聖境修為的偽聖在紅塵界內搗亂,以黎煌帝君對於外界修煉者的仇恨,怕是會將整個聖域俗世殺得斷層。
若真是如此,“酆都”聖人定會插手阻止,可元塵至今也沒聽說過外界傳來有關聖人的訊息,說明聖人很可能已經被什麼力量所牽制。
這令元塵感到如寒芒在背,就好像有什麼不好的事情將會發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