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四聖論道,也就是四大劍神匠家族的現今存世的四位劍道半聖,紛紛開壇講法的盛會。
聖人幾乎已經不出世,在聖界內只不過是一個實力的象徵。
正是由於聖人避世不出,因此半聖才有機會當選當世最強層次。
而中域九州的四大劍神匠家族,便是有著四位絕無僅有的劍道半聖。
雖是半聖,可萬界之人皆是稱他們為“劍聖”,在俗世內擁有與聖人一樣的地位。
根據靖華申打聽來的資訊,元塵得知整個萬界之內,除去聖人之外,能夠窺伺聖境玄奧的至強者,全天下也只有七十二位,他們每一個皆是能夠在聖界最高星穹——萬天穹頂之下留下一枚聖道恆星之人。
所謂聖道恆星,便是修煉者將自己參悟出來的武道提煉至聖道的象徵。
而萬天穹頂,乃聖界的天穹,一旦墜落,萬界將不復存在。
唯有聖人以自己的聖道作為穹柱,才能維持住萬天穹頂的存在,守護聖界的安寧。
那一顆顆閃耀在天穹的恆星,便是萬天穹頂的穹柱。
在傳說中的聖戰之後,萬天穹頂被打斷所有穹柱,諸聖隕落在那一場曠日之戰中,萬界幾近覆滅,武道文明欲要徹底毀滅。
那時萬界之中的最後五位聖人挑起大梁,重新凝聚出聖道恆星,才是聯手將萬天穹頂再次撐起,維護了今日的萬界安定。
如今的聖域內有五大聖界,分別坐鎮著一位聖人,其實他們的存在並非是為了俗世內的權力,而是為了維持萬天穹頂的穩定。
在聖人眼中,一切生靈皆和螻蟻一樣,若是這一代聖界的武道文明發展,不符合聖人原先計劃,以聖人的實力是完全有可能翻手覆滅這座大世界,再次創立新秩序的。
然而半聖就沒有聖人這般強大,只是領悟聖道,在萬天穹頂上留下一枚聖道恆星,便可稱為在世半聖。
“半聖”之名雖然是半個聖人,可真正的聖人卻是再多半聖都無法企及的存在。
半聖無法做到永恆不滅,只不過他們的壽元已經堪比一座萬古不滅大世界,能夠歷經輸個古紀元而長存罷了。
可就算是這樣,半聖也足夠令天下修煉者敬畏,畢竟在萬界這般浩瀚如海的一眾宇宙內,所有半聖加起來也僅僅只有七十二位,每一位都是將自身武道修煉到了極致的存在,甚至有朝一日可能登臨聖境。
半聖百萬年也不見得能夠出關一次,更別提是開壇講法,四大劍神匠家族的四聖論道,實則是四聖論劍的劍道盛會,屆時天下劍修皆會聚集於此。
如此大會需要百萬年才有一次,元塵想著父親與母親都是劍神匠家族的東西子弟,若是他們依舊活著,說不定會來此次四聖論劍,畢竟是由他們曾經所在的家族主辦。
這四聖論劍的時期是在五十年後,可各個大世界的劍修已經有許多都趕在路上,前往中域九州。
在四大劍神匠家族獨佔中域九州的四大聖州之中,有一座處於中立的萬古不滅大世界,名為“劍神界”,是四大劍神匠家族共同扶持起來的一座中央大世界,乃是歷屆四聖論劍的盛會舉辦地點。
劍神匠雖說是中立大世界,可實則是大世界內部完全被四大劍神匠家族支配,根本沒有自主權力的大世界。
四聖論劍這樣的劍道盛事,無論放在哪一州舉行,都有其他三家提出異議,於是四大劍神匠家族在幾個古紀元之前,便是商議著扶持一座萬古不滅大世界,用來支援他們四家一些共同的利益。
畢竟四大劍神匠家族傳承太古年代,那時候他們的先祖能夠團結一心,可發展到現在,四大劍神匠的子孫後代也不是完全一塊鐵板,各自之間都有他們的小算盤。
可面對劍道的另一支派系,也就是由截天劍道衍生的各大劍道派系時,四大劍神匠需要一個能夠共同商議大事的場所,也就是如今的“劍神界”。
劍神界為了舉辦好每百萬年一次的四聖論劍,都會提前百年向萬界所有大世界的劍道宗門分發請帖,在四聖論劍之前,劍神界便會舉行數場各個境界的論劍大會,由四大劍神匠家族的後人極其劍道宗門,來迎戰天下萬般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