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青霄萬仞的劍峰高聳如雲,陡峭巍峨的絕壁像是被一柄利劍切割過一般,稜角分明。
就連元塵自己也不清楚,為何自己的神魂深處會是這一座劍峰。
“這座劍峰……”
其實元塵對於這座劍峰也不是全無印象,在虎脊山的先祖傳承之地,元塵就已經見過這座劍峰,那時在其一旁還有另一座同樣神異卻是鮮紅滿地的山峰。
“誅神!”
“陷仙!”
兩座巍峨的高峰若是常人觀之,僅僅是稍微雄偉一些的巨峰罷了;可若是有眼見的人相視一望,便能發現其中端倪。
這兩座山峰,既是高山,也是兩柄通天絕地的聖劍。
一柄青色巨劍通體翠綠碧玉,猶如撐起天地的神山,氣吞山河,慣出凌霄。
另一柄劍嫣紅如血,古老森然的氣息宛若比十八層地域更加森然的絕地,即使遠遠端望,就好似被吸入無盡深淵,永世不得翻身。
兩座劍峰,一柄氣勢如虹,欲斬盡天下,誅絕一切;另一柄橫斷千海,囚禁天下萬靈。
元塵透過先祖的話語,知道這兩柄神劍都是自己體內深處的血脈傳承。
兩大劍神匠家族的底蘊究竟有多麼深厚,如今的元塵還無法想象,不過就連凝練“劍丸”、“天生劍心”的絕世劍修在家族中都是尋常人物,便能看出,劍神匠家族的地位即使在遠古時期都是一方巨擘,甚至很有可能統領人族。
在天界,只要是能夠凝練出“劍丸”,在任何一方勢力都會被當做頂尖天驕來培養,更不用說是“天生劍心”。
就算是人才濟濟的天庭,其中戰力最為強盛的劍宮,都只有兩位絕世劍君擁有“劍丸”以及“天生劍心”,可見其難度。
在偌大的凡界,元塵也只是見過蘇長雲一人是明確凝練出了“劍丸”,不過蘇長雲的天賦是經過元塵與聶雲兩人共同認可的,只要他跟隨元塵、聶雲兩人在前世一道飛昇天界,恐怕在天庭十君中,必有其一席之地。
對於蘇長雲的武道之路,元塵與聶雲皆是認為,在蘇長雲之後能夠入他們雙眼與自己相提並論的人物,也只有前世的天界第一天君——聖子才有這種實力。
其中便能看出“劍丸”絕不是那麼容易凝練的產物,然而劍神匠世家之中,凝練出“劍丸”的人隨處可見,“天生劍心”也是多如牛毛,這就有些恐怖了。
從元家先祖,元天的話語中能夠聽出,似乎自己孃親,柳家的傳承並不是由她帶著,而父親身上的元家傳承卻是真物,切切實實的劍神匠傳承。
這一點從虎脊山傳承之地中,“誅神劍”的劍峰入駐元塵神宮,而“陷仙劍”沒有便能看出。
不過無論如何,元塵身上流淌的是兩家劍神匠家族的嫡系血脈,這一點絕不會改變。
也正因為如此,元塵對於“劍道”的領悟力得天獨厚,即使難如《截天劍經》這般劍道絕學,元塵也是天界少數能將其參悟的劍修。
這座“誅神劍”的劍峰出現在元塵神魂之中絕不是巧合,原本有兩本劍學典籍——《誅神劍經》與《陷仙劍經》層刻印在元塵構建的神宮之上,元塵因為修為原因更笨無法去參悟。
可在凝聚靈湖晉升化神境的時候,兩本劍學典籍也跟隨著神宮一同崩潰,沉入偌大的洗劍池中,化作洗劍池的能量。
可以說元塵的洗劍池,每一滴靈力之水都是他劍道的終極體現,都是他凝練出的“劍力”。
這些“劍力”凝練出的洗劍池水中,幾乎都是經過兩大劍學典籍的洗禮,其中蘊含著無上劍道。
這些影響也在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元塵的劍道路數,原本元塵的劍道走得十分極端,劍出必殺,劍意滔天,這都是在元塵修煉《截天劍經》後的變化,他的劍越走越極端。
這樣的路子元塵知道不對,物窮極反,劍剛必折。
元塵選擇將萬道融於劍道的路數,便是想要改變曾經的現狀。
奈何“截天劍意” 的層次遠超自己的想象,這可是昔日道祖留下的至強劍道典籍,無論是在法則層次還是大道內涵,“截天劍意”都處於至高點,超脫時間、空間乃至陰陽、生死之外的力量。
這樣極端的劍道,元塵一旦融會貫通,再想改變就難於上青天。
必須有與“截天劍意”相提並論的至高劍道絕學出現,才有機會扭轉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