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在林默眼裡就是一道送分題。
他堂堂985本科學歷的大才子,這種歷史問題能難得了他?
“趙哥,你這可是明知故問啊!你我心中都有答案,自然是如今強盛的秦國!”
自從秦趙長平之戰後,七國形式早就成了定局,秦國兵將並非六國的烏合之眾所能抵禦。
秦國尚未開啟征討六國的版圖,主要原因還是在內。
攘外必先安內,外部的問題只需彈指一揮間,可這內部的問題才是阻撓秦國統一的荊棘。
趙哥心中自然也明白,秦國內部政權問題不解決,那統一大業就會一直推遲。
林默拿著一根筷子,蘸了點茶水,就在桌子上畫起了一幅戰國形式圖。
不一會兒,一張七國的粗略版圖便出現在了桌子上。
“在七國之中,版圖最大的是楚國,佔據天險之地,盛產糧食,本來是可以成為秦國最大的威脅和敵人。只可惜實行貴族分封,無法集權,一旦大戰在即,如同一盤散沙。”
“而剩下能對秦國造成威脅的,只有齊國和趙國。趙國時常發生內亂,自從長平之戰後,便一蹶不振,要不是有大將李牧苦苦支撐,恐怕早就納入了我秦國的版圖。”
“齊國如同溫水裡的青蛙,只貪圖安逸與享受,偏於一隅之地,卻毫無進取之心,不足為懼。”
趙哥聽完林默的分析,心中萬分欣喜,這市井之中竟然真有大才!
只是寥寥幾句話,便能把七國中對秦國威脅較大的國家分析得頭頭是道。
就算是朝中大臣恐怕也沒有眼下這位掌櫃的,如此有學識和遠見,這讓趙哥不禁動了愛才的心思。
“那韓魏燕呢?它們沒有機會嘛?”
“韓魏燕都是宵小之輩,魏國在七國中最先變法強盛,培養了一大批寒門學士,卻始終沒有容人氣度,不肯重用信任寒士,只能成為別國培養人才的巨大學府。”
“燕國處於苦寒之地,物資匱乏,在七國之中無比羸弱,雖說君王血脈正統,卻始終沒有出過一個明君,差了那麼點運氣。”
“韓國精通權謀之道,只知道在七國之中謀求自保,而不去發展國力,自然也毫無機會可言。”
趙哥聽完林默的話,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掌道:“掌櫃的,你可以啊!身為一介商人,足不出戶,竟然知道天下大事?”
林默搖頭道:“我沒那個本事,只是擅長與人打交道而已。我這茶館裡形形色色的客人都有,七國的客人我都打過交道,只是和他們隨便聊一聊就能知道一些其他國家的事情。”
此時的林默當然不敢承認自己有大才,他只有潛龍勿用,不露鋒芒,才能在亂世之中安身立命。
趙哥驚訝地看著林默道:“你的意思是說,你是靠著分析這些國家的人,推斷出這些國家的命運?”
林默頷首道:“正是如此。所謂性格決定命運,一個國家的性格,就是當地人的民風,民風決定了國家的運勢走向。”
林默的這番話,讓趙哥聽得一愣一愣的,因為見解太過獨到,而非一般人所能理解。
“那秦國的民風如何?它的國運又如何?”
“秦國民風彪悍,有爭強好勝之心,自然能在六國之中獨具鰲頭。他們人人如龍,不甘於人下,為國能捨身忘死,為家能肝腦塗地,這樣的國家能統一天下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