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女人,有一則是這樣的。
“梅,真是個好女子,中國的女人都更為獨立、勇敢,她們才真正懂得什麼是愛情,日本的女子都是男人附庸,可惜,戰爭太殘酷了,馬回兄弟終究不能與其廝守終生。”
很多諸如此類人生瑣事的記載,對於日記的主人,應該有其獨特的意義,但因缺少旁證資訊,外人一時很難解讀出個所以然來。
不過,心理學家大膽推測,這些所有的名字,都屬於一個人。
這個人的本名是山本正夫,戰後逃回日本,改名山本貴一,那些種種的化名,都是他在中國活動時期所用的名字和身份。
因為沉湎於過去,又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乾脆用當時的化名,記載了曾經的種種人生軌跡。
不管他當年的身份是否為職業間諜,但一定接受過間諜訓練,而且他天生就是一個扮演別人、隱藏自己的高手。
那些名字,都是他當年扮演過的人,加上後來在回憶中不斷的強化那種印象,久而久之,那些人都成了他人格的分身。
和創傷、災難引起的病變性精神分裂症不同,山本貴一,或者說山本正夫的那些十幾個人格,都是完全受他主觀塑造和控制的,這些都是他的“間諜人格。”
因此,這些人格也不能對他的精神健康,造成某種明顯的病態影響,所以,他的日記和日常表現裡才沒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痕跡。
衛青雲像個大哥哥一樣,友善而又有些頑皮的笑著,向這些陷於驚懼和黑暗中的孩子,傳遞著陽光和善的氣息。
這些孩子的情緒也漸漸緩和下來,茫然的望著衛青雲,不大一會兒,他們的眼神一動,一個個全都衝著衛青雲走過來。
衛青雲確信,是其中一個孩子發出了指令,這些孩子才朝自己圍過來的,可惜,沒發現是哪個孩子。
這樣的陣仗還是挺令人發毛的。
根據之前的研究,衛青雲認為山本貴一的記憶宮殿,仍是以山本正夫的人格,為主人格的。
這些孩子,雖然年歲不大,穿著卻是成年人的衣服款式,有醫生,有軍人,有工人,有的像是教師,有的像是記者……
也就是說,這些間諜人格的形象雖是孩子,卻在反映著他們當時扮演的身份。
到底哪個才是山本正夫呢?當時他還是個學生,這些孩子裡卻沒有一個是學生的樣子。
就算這座記憶宮殿是以山本貴一位主人格建立的,裡面卻也找不到一個商人或者企業家的形象來。
甚至,山本正夫和山本貴一的共同點——生物學家的形象也沒有,裡面沒有那種生物學科研人員的形象。
這些孩子越來越近了,一個個瞪大了驚懼的眼睛,渾身散發著陰鬱的氣息,不斷的欺近衛青雲。
不知道這些孩子會對自己做什麼,但從他們釋放的情緒來看,絕對沒什麼善意可言。
到底哪個是啊?
到底哪個是啊?
是山本正夫呢?還是山本貴一呢?
操。衛青雲暗罵了一聲,最前面的幾個孩子離他不過三五步遠了。
衛青雲釋放出一絲慌亂、憂慮的氣息,所有的孩子頓時一震,眼珠兒慌亂的閃爍著,身子微微的顫抖著。
衛青雲的負面情緒嚇到他們了。
他們的恐懼很快轉變成了集體的憤怒和殺意,一窩蜂的朝衛青雲衝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