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東城。
寒風之中夾雜著些許雨滴,作為人族數一數二的大城,這裡的百姓生活還算富足,家家戶戶夜晚都有能力點上一個時辰的蠟燭。
如螢火般的燭火遍佈城中,忽然一道巨大的黑影蓋過明月。那是一艘三萬米長的飛舟,也被稱為摘月級飛舟。
能夠容納十萬人短期居住,若是作為轉移的工具,可以容納百萬人,但必須在12個時辰內完成轉移。
超過這個時限,就是憋不住的屎尿也能燻死人。
而摘月級飛舟目前仙宮只有五艘。
飛星真人掌控著飛舟,讓其緩緩的降落在雲東城外邊用於停放飛舟的船舶司。
轟隆一聲,巨大的氣浪向四周擴散,最終又被分佈在4個方向的定風陣消融。
無數的貨物吞吐出來,隨後又搬上飛舟。
這是船舶司最基礎的本職工作。
運輸糧食與貨物,將整個人族所能產出的物資,平均的分配到各個地方,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一位同事看著幾十萬石的糧食,一臉可惜道:“為了給這座城幾百萬百姓吃飯,每天至少要燒掉上萬塊靈石,這僅僅只是運糧的費用。”
“這是一種浪費,人族不應該養那麼多人,仙宮應該適當的削減人口。發生災害延緩救援,可以有效的削減人口。”
這句話讓周圍的人頓時安靜下來。
人口一直是個老大難的問題。
早在剛剛進入天州的時候,仙宮便開始控制人口。但人口的削減是需要時間,不可能今年下達命令,明年人就少了。
而故意延緩救災,在仙宮中被發現就是死罪。
說話之人是飛星真人。
“把靈石省下來,多培養幾名修士,多出幾個元嬰,可比這幾百萬人有用多了。”
“人多確實能增加天賦異稟之人,但資源同樣重要。二者權衡,才是正道,如果在場的各位多1/3的靈石,說不定境界都會上升一個層次。”
“難道不是嗎?”
飛星真人的話,彷彿就像蠱惑人心的心魔。
有人立馬義正言辭的說道:“飛星道友莫要胡言亂語,在場誰不是老百姓生出來?如今修為有成,怎敢嫌棄百姓?”
周遭的人立馬附和,對於飛星真人的說辭都是持反對意見。
飛星真人看著周圍仙風道骨的修士們,在那名為仁義道德的胭脂粉下,透露出一絲絲腐臭味。
他沒有揭穿,也沒有爭辯,只是俯瞰下方巨城。
雲東城是當年仙宮整治整治貪汙,審判權貴的起點,這份殊榮讓這個地方一躍千丈。但並未帶來長久的清明,某種反作用力,令無數追求財富與權力之人匯聚於此。
仙門,世家,強者,乃至是外族。
各方勢力影響之下,讓政策也開始導向雲東城。其中也有仙人的默許,只要不影響到民生,其餘的一切利益仙宮都不會管。
比如功法,寶藥,靈物,乃至是靈石。
靈脈被仙門控制,靈山大澤淪為了強人的後花園,而城市圈這逐漸變成了脹滿金與酒的腫瘤。
可人心總是貪婪的,他們不滿足,飛星真人同樣不滿足。
而飛星真人覺得一切都應該被仙宮掌握,只有掌握在仙人手中人族才得以萬事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