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站在人群之中,確實很顯眼。
不過,他倒是很淡定,並不覺得有什麼壓力。
反正這次是應錢老和黃建邦的邀請來參加聚會,也沒想的太複雜。
但是,這麼多大佬中間,突然多了一個二十出頭、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著實讓其他人感到意外和驚訝。
吳良簡單的做了個自我介紹,說了自己的名字。
大家仍然對吳良感到好奇,都想知道,吳良何德何能坐在這裡。
甚至有人以為,吳良是錢老爺子的保鏢。
雖然有人內心存在疑問,可是也不會當面直問,這些錢老朋友圈的文藝圈大佬,城府都比較深。
聚會正式開始,按照老慣例,大家喝著茶水,吃著小食,坐在一起聊天。
除了聊天之外,還會把各自新淘弄的老物件拿出來讓大家開開眼界,順便讓人給瞧瞧,掌掌眼。
這基本上便是錢老朋友圈聚會的主要樂趣所在了,這些老朋友年紀最大的七十多歲,年紀最小的也超過了五十歲,處於退休沒事幹的年齡段,平時就喜歡搞搞收藏。
他們不愁吃穿,不缺錢花,生活富裕,一大把年紀,也過了花天酒地的時候了,收藏古玩,成了他們最大的樂趣。
曲藝界大佬,拿出琵琶、二胡等自帶的國樂樂器,奏幾聲好聽的曲子。
三年琴五年蕭,一把二胡拉斷腰。
曲子時時有高古的、典雅的南曲旋律,時而像是漂浮的雲線,絲絲縷縷,欲斷又連,時而琴聲又一聲緊似一聲,如高山流水,叮咚作響!
曲藝界的幾位大佬,這水平絕對稱得上是大師級別的人物。
有位大師,拉完二胡,趁著興起,將一幅畫拿了出來,並分外得意的說道:“各位老兄弟,瞧這幅畫怎樣,懂行的給我掌掌眼,古味街淘來的。”
這幅畫剛一亮相,立刻有人拍手稱讚,“好畫啊,好畫,老徐,你這畫不錯啊,品相不錯,儲存的也挺好。”
但是,很快又有人提出了質疑,“老徐,我感覺這東西不對,朝代和字畫的風格不符,有種當代藝術品的感覺。”
被人這麼一說,那個手拿古畫,被人們稱為老徐的人,有些忐忑。
“難不成真的買到贗品了?”
緊接著,就有人問:“老徐,你從哪個古玩店買的?”
“寶麗古董行。”老徐回答。
“我聽說寶麗坑人,有許多都是高仿的贗品。”
對於寶麗古董行這個名字,吳良有些熟悉。
當初正是寶麗古董行,去了省城做推廣。
吳良還從寶麗那裡拍下了一串菩提珠子,當然那是真東西,沒有贗品能夠瞞得過吳良的眼睛。
吳良靜靜的坐著,聽著這些大佬們在一副古畫進行討論,並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因為他對這一行已經十分熟悉,就算是睜開一隻眼也能看出個真假來。
大佬們還在討論,有人建議讓懂行的古玩界大佬看一看。
可是,懂行的古玩界大佬,就喜歡賣關子,偏偏不開口,等到別人都急不可耐的時候他再說。
這大概就是大佬們的樂趣所在吧,為了一副古畫,而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