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剛剛說我拒絕您邀請的那句。您要是可以忘記,這個女人我就送你了。”
劉濛濛老臉一紅,手裡扭了扭黎媛的腰間軟肉,“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瞎說什麼!”
吳楚之哈哈大笑起來,這個學姐也是個妙人,知道賣萌插科打諢來緩解氣氛。
“過兩天來報道吧。錦城那邊的房子,公司正在修,要後年才能拿到,但是公司在這段期間會為員工提供租房補貼。
具體的,等你試用合格,正式入職了,人力資源部會和你談。”吳楚之也不藏著掖著,再怎麼說,大師姐的面子是要賣的。
就算黎媛沒什麼能力,養個漂亮的花瓶在公司,大家看著也賞心悅目嘛。
一個公司不可能全是牛人。
這樣的公司,會很快分崩離析。
牛人需要牛人的責權利,一堆牛人在一起,會打架的,薪酬也負擔不起。
何況哪有那麼多牛人?
你要明白,牛人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很多人的邏輯都是這樣的:一幫厲害的人(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羅漢),湊到一起,才能做成一件非常厲害的事。所以只要把這些厲害的人挖過來,就一定能把問題也解決了。
真相是,當年,在一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一群普通人,組織到一起,透過協作,加上點運氣,做成了一件厲害的事,於是所有的這些普通人都成為了大神。
所以這些大神是在一個特定的時機、平臺和資源下功成名就的,而你的企業能夠匹配這些資源給他嗎?
先不說這些牛人是不是真有本事,就算真是諸葛亮,到了你這裡,任何一個老油條都可以對他指手畫腳,動不動再打個小報告,他也免不了要成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更壞的結果是,牛人來的太多,沒事爭個寵打個架,外面的戰爭不好打,先整死隊友再說。
所以一個團隊裡多些普通人,沒壞處,只要不是懶羊羊,都行。
所以吳楚之在考慮牛人的引進時,都是先看這人有沒有成功複製的模板。
路振宇如是,他眼饞的雷布斯也是如此。
裘博君就更不用說了,別人是單槍匹馬封神的。
黎媛忙不迭的點頭,心裡長舒了一口氣。
她剛剛都在考慮是不是趕緊買參考書,看書考公務員了。
在那個年代,中文系,考研其實就是個笑話。
死緩而已。
能找到工作的,趕緊就業。
哪怕是燕大的。
燕大中文系,畢業後跑去殺豬的,不止一個。
也許他們是想說這就是歲月吧。
黎媛見服務員正端著菜品往吳楚之他們那桌走去,趕緊告辭,“小吳總,我準備準備,後天來公司報道。”
她想先買兩身得體的衣服。
因為果核公司是出了名的奇裝異服,格子衫牛仔褲是男生的標配,女生則是運動服、休閒裝居多。
更令人驚詫的是,果核公司不允許女生穿高跟鞋。
這讓黎媛心裡有些懊惱,早知道就不買那套昂貴的職業裝了。
那還是她去參加各個公司面試,狠狠心花了大價錢買的。
對此,吳楚之的解釋是,作為一個程式猿和程式媛居多的公司,如果你天天踩著10厘米的高跟,你怎麼搬電腦,扛配件,領著筆記本滿街跑?
公司裡面的人太年輕,不需要那麼多飛揚的荷爾蒙。
劉濛濛叫住了黎媛,遞給她一把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