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一路交談,一路走進文科組的辦公室。
大課間時分,所有老師都回了辦公室休息。
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
煙癮犯了的,就在大辦公室另一邊的窗邊吞雲吐霧。
看見吳楚之進來了,老師們都圍了過來,恭喜著他。
歷史老師陳聞之拍著他的肩膀,“小夥子,沒給我丟臉!文綜考的可以!”
思想老師甘忠國聞言沒好氣了,“要點臉不,明明是我的功勞!吳楚之的思想一直很好!”
在華國,是沒有‘政事得以治理’這門課的,只有思想課。
因為最高思想審查廷的走佔大神不讓開。
地理老師鄒開元沒有吭聲,他知道地理這門課一定是拖吳楚之後腿的。
吳楚之走到鄒開元的身前便是一躬,
“謝謝鄒老師為我們總結的全國各省特產圖,不然我們到了考場全部抓瞎。”
吳楚之說的是文科綜合考試的第一道主觀題,當時那道題就給了考生一個下馬威。
一個等高地形圖,第一問是山上哪處能看見山下馬路上的汽車。
只要能看懂圖,這個並不難。
第二問是對第一問的解釋,也算是送分題。
難度是在第三問。
題幹說這個山區的特產是茶葉、柑橘、毛竹,問這個山區在哪個省?
也許後面參加高考的學生,覺得這道題難度不過爾爾。
但就是這道題可是把當時的考生雷壞了,全國正確率個位數。
人們第一次發現,原來地理題還可以這樣玩兒。
這道題非常傳奇,不僅僅是它的出題思路,還因為分值在印刷時印錯了。
試卷上是2分,但實際上試刷錯誤,本該是5分的。
這就導致了按照卷面分數來看,這套卷子的滿分是297分,算是高考的一次大事故。
因為那年還是全國統一命題。
事後發現時,有的省份主張這道題不算對錯,統一送5分
有的省份主張這道題正常閱卷,文綜統一送3分。
結果當時的命題組負責人,大手一揮,這道題改成5分,答對了的考生撿了大便宜。
要知道,這一年,地理在絕大多數省份的高中,是第一次走進高考。
況且在頭一年的3+X試點中,地理是沒進主觀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