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內。
周錚端坐最上方,兩側站著牧雲、宮檀、周平、周庸王以及鍾志申和司馬承。
人越少,事越大!
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
眾人未曾言語,紛紛將目光落在周錚身上。
這段時間,諸多儒生開始走上仕途,正在加班加點處理諸多事
朝堂的各項政令也有條不紊的落實到各個地方。
看似一切都井然有序,可所有人都明白,這不過是黎明前的黑夜罷了。
那些被准許辭職的官員,沒有鬧事。
那些門閥家族,也詭異一般的安靜下來。
眾人沒有遇到任何的阻力,彷彿是門閥認慫了,彷彿是他們硬生生忍氣吞聲了一般。
但,真的是這樣麼?!
絕對不是。
可是,他們想破腦袋,想盡一切可能性,都沒有找到這些門閥的動靜。
唯有宮檀,心知肚明。
這些門閥是積蓄力量。
同時也是在等,等著大夏國再度出手,那個時候他們裡應外合,定然可以推翻整個大周的統治。
所以,一切的平靜,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徵兆罷了。
“諸位,光靠儒家,遠遠不行。”
“要想真正打破門閥對仕途的絕對掌控,真要想徹底解決門閥的問題......”
“就要徹底的改革!”
終於,周錚說話了。
沒有人意外。
從周錚準備和門閥硬剛的時候,他們就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只是,到底如何改革?!
沒有人清楚,甚至牧雲私下也想過無數的可能性,但面對著整個門閥的龐大系統和力量來說,幾乎沒有一個好的方式。
“朕,要行科舉制!”
科舉制?!
這三個幾近陌生的字眼,一時間,讓在場的眾人無法理解。
因為,在這之前,他們聽都沒有聽過。
就連宮檀亦如此。
“陛下,何謂科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