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樂樂跟著謝子安到山腳的時候,大家正幹得熱火朝天。
現代建房子要打地基,古代則是要打槽。
槽底按照一定的比例鋪墊灰和土,之後才在墊層上面砌水平的基礎牆,樑柱的基礎也在這一步完成。
「我以為是先上柱子和梁,再砌牆呢。」
謝子安笑道道:「不是,這砌的是基礎牆,牆上預留出位置,安上柱頂石,之後再往其上安柱子,最後上樑。」
有俗語言「四梁八柱」,道破了柱和梁的數量。因著多數建築都是採用三開間的格局,開間較大,中間兩道梁,加上前梁、後梁合計是四根梁,取意代表四面,每根梁的兩端各有一根柱子,起到支撐的作用,共計八根,代表八方。
整個建築便是靠著這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撐著。
等搭起了屋架子後,才開始擺放屋頂檁條,在柱子間砌牆。房子便大致能建成了。
齊樂樂認真聽完:「原來如此,我還是第一次見。」..
謝子安微微一笑。
一旁的宋鳴山在心底默默回了一句:少夫人,其實大公子也是昨兒第一次見。
眼見所有人都在忙活,就連跟他們一道來的宋鳴山都挽起袖子幫忙搬東西去了,齊樂樂沒好意思傻站著。
在那泡了竹子的水塘周圍轉了一圈兒,齊樂樂道:「我們去看看西瓜田那邊瞧瞧吧?」
謝子安自無不可。
戚蓬和丁正鵬幾人正湊在一起,想法子浸泡種子。
用微燙的熱水浸泡倒是容易,只是後面要保持溫熱的水溫有點兒難,直接放在零星的小火上加熱又怕沉在底部的種子被燙傷。
幾人商量半天,最終決定先在大鍋裡燒上一鍋溫水,用小火溫著,再將裝了西瓜籽的器皿放在大鍋的熱水裡頭,如此這般,雖說麻煩了些,卻是個相對穩妥的法子。
齊樂樂來的時候,他們幾人正圍在大鍋四周,人手端了兩個碗,將碗大半都浸在水裡。
「……」
這得泡上兩三個時辰呢!這麼舉著胳膊還能好?
齊樂樂左右看了看,果斷拿了編得細密的竹籃子,讓他們將手中碗裡的西瓜籽都倒進竹籃子裡,然後將竹籃子緩緩下沉進溫水中,直到其中的西瓜籽都能浸泡在溫水裡即可。
這樣一來,只需要一人提著籃子就夠了,幾個人可以輪流來。或者想辦法給竹籃繫個繩子固定住,將其自己懸在水上。
謝子安淡淡掃了幾人一眼。
戚蓬丁正鵬幾人:「……」
可恨他們沒能長了王三麻那張能說會道的嘴,不然這會兒就能好好吹捧吹捧少夫人,也不至於被大公子如此嫌棄!
這時,有人來報,說是葉掌櫃又派人送東西過來了。
齊樂樂聽了,忙往那邊去了。
等到兩人走遠,戚蓬鬆了口氣,果斷開始甩鍋:「就說這法子不行!是個餿主意,這不是被大公子給嫌棄了!」
丁正鵬不甘示弱:「你答應的時候怎麼不說這是餿主意?」
「我這不是看你們都覺得這法子好麼!」
「那你有更好的法子?」
戚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