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祖國多麼遼闊廣大,它有無數的森林和草原,可以這樣自由的呼吸。。。從首都到遙遠的邊地,人們可以自由走來走去,就是自己祖國的主人。。。青年都有廣闊前程。。。春風盪漾在廣大的地面,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快活,世界上再也沒有別的人民能比我們更歡笑。。。”歡快的歌聲中,一群中學少年們乘坐的長途汽車飛馳向前。潔淨的短髮乃至校服,從人物的裝束到車窗外的景象都同古代農業社會風貌的無垠大陸玄幻世界大相徑庭。在無垠大陸修士們看來,似乎是一個超乎自己想象的奇妙世界。可在張凡看起來,雖然在內心深處一開始的時候也覺得有些不同尋常,卻並沒有太過多想。
此時的張凡似乎有著比較完整的記憶,自己出生在一個擁有二十一世紀二三十年代上等發展中國家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水準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等城市的家庭之中。父母每週只工作二十四個小時,朝九晚五、一週工作四天休息三天,而且請假乃至調整工作時間還非常容易。因為社會階層差異不大,而且畢業包分配,來自家長和學校的學習壓力也並不是很大。
人心總是貪婪的,對於孩子們來說父母工作時間太少似乎不是什麼讓人愉快的好訊息。雖然似乎不比60後與80後或者70後與90後那種代溝的時代,可即便僅僅是身份上的差別而沒有太多年代代溝。孩子們還是在更多時候不願意同父母打教導接受任何“管教”。只是張凡的父母似乎是個例外,不論是在情報線上工作的父親還是身為教師的母親,對張凡幾乎沒有太做的期望要求乃至管束,在最大的限度上給了張凡一個幸福的童年。
學生時代,因為社會主義社會中小學的基層組織還算能夠“上達天聽”並在很大程度上是內情組織外圍的少先隊乃至共青團還沒有喪失應有的職能,專門的“工讀管教學校”依舊存在,在加上必要的政治高壓環境。“校園欺凌”幾乎沒有存在的空間,或者即便有也並非大多數人能聽聞或經歷到的。
政治上的相對封閉的宣傳和輿論環境也無時無刻中改造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環境,似乎即便在中學,人們的思想也並不比八十年代的小學或幼兒園複雜多少。更不需要為任何人際關係的事情發愁。
相對富足自由卻又不失平等和保障乃至足夠道德環境的社會,不會讓自幼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人們感覺到如同宣傳中那種“甜得發膩”的生活,似乎看起來也是那樣的平凡,卻在內心深處無時無刻的滋養著內心與靈魂。
張凡並沒有能夠如同很多玄幻小說的主角們一樣陷入幻境劫難之後能夠輕易識破這種幻境。三十九階精神力下的理性思維能力乃至構造出來的夢境完全不同於尋常人的夢境,它非常逼真而符合邏輯的再現了張凡內心深處某種對於幸福的理解和願望,能夠讓夢境中的每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而且,這種獨特的社會環境下,還不會有太過複雜的人際關係乃至太過鮮明的性格特點。
在這個社會中,張凡並不是怎樣突出而優秀的人,可因為社會階層的差別本來就不是很大,再加上傾向於中下層的某種“政治正確”在組織負責的婚姻安排中那些並不擅長戀愛的人往往在以後的婚姻生活中反而會擁有一個更為幸福和美滿的家庭。整個社會道德環境的變化,還讓如同“圍城”一般的傳統婚姻也變得大為不同了。或許正是因為太多的人不是自由戀愛,也沒有自由戀愛引起的過高愛情幻想和期望,從學生時代開始的集體主義意識形態潛移默化,也讓很多傳統社會下的利己主義並不存在了。。。
常言道幸福的生活總是類似的,而不幸的生活卻各有各的不幸,可張凡的“幸福生活”卻並不那麼單調。因為時代技術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進步。從超輕型智慧駕駛私人飛機的普及,再到健康監測網路系統,再到“智慧伴侶”乃至窺探長生不老之術的“換頭術”一個更為廣闊和絢爛的文明時代似乎也在悄然之間臨近了,生活的內涵也再漸漸的發生變化。理想社會的歲月不僅僅是靜好,還如歌如醉,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沉迷於這個奮發向上的時代。。。
不知不覺之中,從似乎是二十一世紀二三十年代光景的異位面時代到二十三世紀二三十年代,整整二百年的時間過去了。所在的“社會主義社會”也從自己曾經熟悉的樣子,以每年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平均經濟規模增長率,先慢後快,最終穩定下來,發展進步到了萬億倍能源和經濟規模總量的戴森環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也漸漸走向相對的獨立,因為每個人似乎都能夠擁有碳奈米管制成的類似太空堡壘級別的飛船,幾乎每個人就能獨自掌握一個擁有著所有知識的工業體系。平凡人的智力也在技術進步當中進化了很多,似乎不遜色於曾經三十九階精神力的時候擁有的感覺,能夠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資訊。在習慣了這個戴森環時代的“幻境虛擬遊戲”之後,張凡也偶爾想起了自己對歷史乃至經濟學上的一些愛好。
可是在翻到一些經濟史相關資料的時候,張凡卻有些疑惑了:21世紀以後的經濟史相關資料似乎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從二十世紀大概1979年左右的時候到二十一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勞動生產效率進步速度為什麼會在同一種相似的社會政治經濟機制之下猛增的如此之多?為什麼在傳統社會主義機制下一些新興產業出現和進行單位及部門行業調整的時候,利益糾紛會如此之輕微呢?還有,那樣鬆懈的企業和單位紀律管理乃至社會壓力,如此小的管理層利益獲益之下,“質量革命”究竟是怎樣完成的?
當然,這樣的疑惑最終也僅僅是疑惑而已。畢竟還是有很多其他理由可以解釋,而且解釋的相關資料也不少。比如教育環境的改善。整個社會並沒有走向極端民主化和民粹化,對外國技術的消化引進、一國兩制還有在成為超級大國後並不在全球範圍內單一的推行同一種社會制度等等。許多最初的疑慮似乎也在這個時候漸漸消失了。張凡在這時候似乎在潛意識裡感覺到某種警兆,此時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精神力三十九階的修士,這種警兆也就是一閃而逝去。隨後,張凡就同太空堡壘內“人工智慧配偶”再一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就這樣在提前面臨的渡劫元嬰時候才會有的幻境壓力之下,僅僅只是築基期修士,還不是經歷坎坷而豐富的築基期修士的張凡並沒有太過意外的終將會老死在渡劫幻境之中,沉迷於自己內心中期望的生活和時代。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張凡卻感覺到眼前所有的一切都似乎開始有些模糊起來。這讓有著理性意識的張凡也突然開始懷疑其這個世界的真實性,另外的一些記憶從自己的腦海中猛然間噴湧而出“。。。歷史或許不是這樣?不對!我是在做夢!。。。我的經歷應該是。。。”
明悟中的張凡終於從這幻境中擺脫了出來,自己眼前的一切也都回歸正常,自己並不是在那幾乎人人都有匹敵化神境界綜合實力的戴森環時代的二十三世紀,而應該還是在乾坤盾中,自己是轉世入另一個位面的法武雙修的修士,這才是自己的真實身份?
當張凡再一次審視自己精神力的時候也突然間發現:以內視能力和功法迴圈分析能力為根基,自己的精神力也在這個時候邁過了很長時間都沒有邁過的從三十九階到四十階這個門坎。雖然僅僅是一階之差,可是這一階帶來的實際效果卻似乎比以前精神力提高的任何一個門檻都要高的多。
“祝賀你,如今似乎也是一名元嬰初期的精神力強者了。一般來說,人族正道修士之中不論是武者還是法者,從來沒有過哪個天才在築基期,甚至築基巔峰都不是的情況下就擁有此等精神力修為。。。”一名妖嬈的中年婦人才此時說道。
張凡當然也明白了之前發生的一切:“多謝前輩助我渡過元嬰幻境劫難。雖然這並不能讓我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元嬰修士,不過我感覺這必然使我受益良多。。。”此時的張凡仔細回想過去的一切,如果這名中年婦人七階妖獸似乎至少在之前除了幫助自己渡過一次讓自己受益很大的幻境之劫,倒似乎沒有對自己進行怎樣的暗施手腳,暫時還沒有必要確定為敵人。儘管一名七階精神力妖獸的魂核必然十分寶貴,但張凡也不打算在對方沒有敵對行為的情況下行一些不義之事。何況,就算此時似乎依舊在乾坤盾之內,攤牌也仍然是一種冒險。
“我的幫助當然不是無償的,你應該知道我最初的打算是什麼。我以心術施加的元嬰心劫是一種常見的攻擊手法,基本上都是從修士的本來認知和本來面目出發,製造出來的複合自己理想幸福的幻境世界。我見過鍾愛天下無敵,從此奴役天下之人的精神世界,見過期望永遠過上欺男霸女紈絝子弟生活的人,見過只求與自己心上人過著歲月靜好不負流年男耕女織生活的人,見過期望永遠留在師門之內,同師傅在一起之人。還見過一些海外修士同無垠大陸有些與之不同的世界。可是你心目中這個太過真實的世界,也想必根本不是自己幻想杜撰出來的,其中的許多事情,都是有著實際的依據吧?”那中年婦人模樣的七階化形妖獸說道。
此時的張凡並不知道的是,很多就算是正常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習以為常的生活和環境,對於這種妖獸道惡劣競爭環境下九死一生才渡過化形之劫的妖修來說,是有著多麼大的吸引力。更別說自己心目中曾經設想過的那個以八九十年代某些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小圈子為藍本進行一系列合理加工後的“現代社會主義社會”乃至合理科幻之下的近未來戴森環世界,對這種幾乎等同於餓鬼道出來的人是有著多麼大的吸引力了。
並不是這世上的每一名修士都如同玄幻小說中的主角一樣一帆風順。如果不是追求長生不老,恐怕就是這個古代農業時代水準的凡人生活,都有可能吸引到不少人。
在那個現代科學世界,竟然隨便一個凡人世界只用幾百年的演化,就能從看起來沒有多大區別的農業時代進步到“人人化神,長生不老的戴森環”時代?這當然引起了這名曾經有著坎坷經歷的七劫妖修的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