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浩寧是餓醒的,偏偏一醒過來就聞到一股肉香,更覺飢腸轆轆。
似乎有人在爭吵,雖然聲音刻意壓低了,齊浩寧耳力好,還是能夠聽的很清楚。他偏過腦袋看去,雲霄正背對著他在說話:“蘇姑娘您還是走吧,我已經讓人煲了白粥,郎中說世子爺昏迷了三日,必須吃清淡的。”
蘇妙嬋實在惱怒這個三番五次阻擋她的小小侍衛,可是雲霄高大,擋在那裡,她也過不去。一個姑娘家,總不好硬闖,又羞又腦,俏臉漲的通紅。
一個破侍衛而已,這麼橫,還不就是欺她是一介孤女?這個世道就是這樣,人都是踩低捧高的,只要她成了世子側妃,誰不來捧著她?堂嬸和她的孃家都要跪著爬到她的面前來求她饒恕吧?
蘇妙嬋很後悔當年隨著堂叔堂嬸回了蘇家,那時她年齡還小,只想著不願意寄人籬下,而且堂叔跟他說那位沒見過面的舅公在西南打仗很危險,萬一有個好歹,她一個外姓孤女在祁家哪有什麼好日子?
加上她從小在粵城出生長大,很不習慣京城裡的氣候和飲食,性子又不合群,難以融進祁府表姐妹的圈子,便隨著堂叔堂嬸回到了粵城,讓堂叔一家名正言順地佔據了她家的宅子及蘇妙嬋祖父這一支的產業。
她後來才知道,堂叔生意失敗,敗光了家產,連宅子都抵出去還債了,這才把主意打到了她身上。
堂叔是祖父的嫡親侄兒,又負責撫養她。按照大周的律法。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接手她祖父留下的產業。當然。以後她的親事、嫁妝也是要由堂叔負責的。
幸好,沒多久海勇將軍一家也遷到了粵城,還很看重蘇妙嬋,讓她經常去將軍府,堂叔倒是不敢虧待她,堂嬸還給她和孃家侄兒定親。
有一次,她偷聽到丫鬟婆子們閒聊,才知道堂嬸想讓她嫁給自家侄兒。一是為了不“浪費”她的嫁妝(蘇妙嬋的祖母當年給海勇將軍的信中附上了蘇家產業財物的名單,到時候如果蘇妙嬋的嫁妝太“難看”,海勇將軍不可能不干預的),二是因為蘇妙嬋與海勇將軍府的關係,想借勢。
那個未婚夫出了“平妻”事件之後,蘇妙嬋終於逮到了機會堅持退婚,並趁機搬到了將軍府,最大的原因就是寧世子住在將軍府。
她知道寧世子已經定親了,準世子妃是侯門貴女,聽說幾個月前還因為救了皇上被封為琦郡主。可是那有什麼關係。反正以她一個商戶孤女的身份也不可能做正妃,有舅公的面子和關係。做個側妃或者夫人還是可以的。舅公海勇將軍是正二品大將軍,與雍親王爺還有著不一般的交情,否則寧世子也不會住在將軍府。
她也知道有眾多大家閨秀、小家碧玉、以及那個有名的清倌人顧香菱都對寧世子傾心,卻無果。但是她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不是?就是住在將軍府,與寧世子同在一個屋簷下。
就這樣,蘇妙嬋信心滿滿地住了進來,也經常如願地與寧世子“偶遇”,可惜寧世子從來沒有正眼瞧她一眼,總是來去匆匆。
而寧世子住的院子是不讓進的,院子裡除了雲霄那個粗魯討厭的侍衛,只有一個守門的婆子、兩個粗使婆子和兩個粗使丫鬟。
蘇妙嬋曾經試探地問將軍夫人,寧世子這樣的人物,怎麼沒有近身侍候的大丫鬟。將軍夫人告訴她,寧世子身邊只用先王妃留下的人,來粵城這麼遠,又是住在別人府上,就沒帶來。
蘇妙嬋不是很相信,若不是曾經傳遍粵城的“絕色小倌人被寧世子踢出將軍府”的事,她都要懷疑寧世子是不是不近女色了。否則自己楚楚動人地與他偶遇,他怎麼一點正常男人的反應都沒有?
就在她幾乎要放棄的時候,受傷的寧世子被找回來了,那日大家都忙得團團轉,她趁機溜進了寧世子的院子,連丫鬟都沒帶。
她當時只是好奇地想瞧瞧親王世子住的地方,不知怎麼就走到了寧世子的臥房。昏迷的寧世子一直低呼著“熱……熱……”她被那俊朗的面容吸引了。
那還是她第一次近距離看寧世子,好俊啊,五官就像雕刻一般。她情不自禁地將水盆裡的面巾擰了去抹他額上不斷冒出的汗珠。
突然,寧世子口裡呼著“瑤兒,”雙手緊緊握住她拿面巾的右手,她激動得都要哭了。
可是,讓她不堪的是,寧世子睜開眼睛後,上一刻還激動地問“真的是你?”下一刻就冷著臉斥責“你在我屋裡做什麼?出去!”
後來,從雲霄的話裡,她知道了,“瑤兒”是準世子妃琦郡主。
雖然很傷心很嫉妒,但另一方面她也徹底放心了,寧世子不是不近女色,這樣她終究還是有機會的不是嗎?
所以,當她聽說郎中說寧世子今日會醒來,趕緊讓人煲了肉末粥,帶了丫鬟玉蘭親自送過來。她跟守院子的婆子說是舅公讓她送粥過來的,婆子也沒懷疑,就讓她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