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在感慨的時候,完全不記得,或者說,根本就從來沒有在意過,雍親王府裡還有一位及笄大半年,即將16歲,卻還未定下親事的姑娘齊悅馨。
此時,齊悅馨正在向趙側妃撒嬌。半個月前,她同守寡的表姐小趙氏一起去法門寺上香,偶遇今年文科舉的新科榜眼阮文新。阮文新倜儻、舉止溫柔,對齊悅馨“驚為天人”。
其後,齊悅馨與阮文新又在小趙氏的幫助下見了一面。齊悅馨被阮文新深深打動了,阮文新才華橫溢,因為會試的前一日受了風寒,才與會員、狀元失之交臂。
阮文新紅著眼眶對齊悅馨說,失了狀元他沒覺得怎麼遺憾,可是不能同齊悅馨結為連理,才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
因為阮文新已有妻子,還有一個三歲的女兒。阮文新的妻子鄭氏是他老師的女兒,當年他老師病逝後,留下鄭氏孤身一人,死活賴上了阮文新,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阮文新有責任替她父親照顧她。
阮文新見鄭氏確實孤苦無依,為了報答老師,還是勉強娶了鄭氏。
沒想到鄭氏雖然出身書香門第,卻粗俗不堪,每日鑽在錢眼裡,據老鄉說,還不守婦道,與鄰居一男子眉來眼去。
前陣子鄭氏來信說要帶著女兒來京裡尋他,讓他很是痛苦。他很想休妻,可是又不忍心,鄭氏畢竟是他老師留下的唯一骨血,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女兒。
再則,他如今高中榜眼。進了翰林院。以後前途無量。現在若是休妻,一定會被人罵作陳世美。
齊悅馨很同情阮文新,還為他的博學和重情重義動心,尤其阮文新看著她的時候眼裡那種愛慕和溺讓她不能自拔。
齊悅馨也是個眼界很高的姑娘,那些世家的草包紈絝入不了她的眼,阮文新有才,長的也好,雖然是寒門出身。但是前程不可限量,誰不知道當今天子、她的皇叔父重視科舉出身的人才?上一屆的文武雙狀元夏書傑最初也是寒門出身呢。
可是,她堂堂雍親王府的大,怎麼可能給人做妾?就算是平妻也是不可以的。
表姐小趙氏給她出了個主意,如果能請求太后娘娘賜婚,那麼將鄭氏貶作妾就名正言順了。以後放在後院照顧阮文新的那個女兒不就得了?就當多養一個奶媽而已,還顯出齊悅馨的大度,也成全了阮文新的名聲,不影響他的輝煌前途。
趙側妃拗不過齊悅馨的哀求,以指點齊浩翔的學業為名。請了那阮文新到王府一次。見阮文新果真才貌雙全、氣度不凡,嘴也甜。比現在正在看的那幾家少爺強多了。趙側妃多留了個心眼,讓人去打聽了一下,聽說阮文新在翰林院裡的表現也屬拔尖,還有,他的妻子鄭氏確實是他老師的女兒,也確實是在他老師去世的那一年熱孝成親的。
趙側妃盤算了一下,齊悅馨現在真正屬於高不成低不就,轉眼就十六歲了,再不定下親事她這個做孃的都快沒臉出去見人。
阮文新倒也能算是個好人選,又是靠著齊悅馨往上走,以後還不把齊悅馨捧在手裡?趙側妃自然比齊悅馨老練、看的遠,能夠求得太后賜婚,阮文新可不僅僅能理直氣壯地貶妻為妾,這種天大的面子在他以後的前程上必定有非常大的幫助,太后親自賜婚的孫女婿,人家總要給點面子不是?
問題是,他們母子三人根本入不了太后的眼,見都見不到太后,又去哪裡求賜婚?
以前齊悅馨姐弟倆要想見太后,都是得跟著齊浩寧。可是,現在的齊浩寧早就疏遠著他們,不再是從前那個視她們為至親的傻小子了。
“娘,您想想辦法嘛,娘最聰明瞭,馨兒真的不喜歡那些草包窩囊廢,而且還都是庶出的。”齊悅馨拉著趙側妃的手撒嬌。
旁邊有丫鬟低下頭暗自撇嘴,大似乎忘記了她自己也是庶出的,趙側妃只是暫時管家而已,一旦世子爺娶了世子妃,趙側妃只能乖乖地把管家權交出去了。
趙側妃母子三人在府裡一向頤指氣使,專橫跋阜,好像這樣就能淡化他們的“側室”、“庶出”的身份。卻不知,一眾在他們面前唯唯諾諾、恭恭敬敬的下人在背後卻是嗤之以鼻。
自從齊浩寧同他們疏遠以後,府裡的下人對他們的敬畏也淡了,多數只是耍表面功夫,有幾人是掏心掏肺,竭盡全力效忠?側妃畢竟不是正經當家主母,只是身份地位高一些的姨娘而已。何況誰不知道太后娘娘不喜他們?當下人的如果連這點眼力勁都沒有,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趙側妃也被自家女兒那句“還都是庶出的”刺到了,心裡掠過一絲苦澀,她也不想要庶出的啊,可是齊悅馨本是庶女。
本來因為她當家,且齊浩寧與他們親近,加上雍親王府高能人一等的身份,齊悅馨嫁一個世家嫡子、甚至嫡長子都沒有問題,可是現在……
那天她的一個離京多年、跟隨丈夫到外地赴任的手帕交來王府看她,她才知道外面都在傳說太后不信任她、所以才將玥郡主留在慈寧宮撫養,現在更是連寧世子的院子都不讓她們母子三人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