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八,夏家的兩間“巧味居”正式開張。
一間就在忠國公世子送的福來街上的旺鋪,面積不大,但位置極好,還未開業時就引來眾人關注,都不需要做宣傳了。
另一間在與尚冠大街相隔不遠的薈華街上,位置自然不能與喜來街、福來街相比,但店鋪面積大,周圍有京都幼學和薈華女子書院,非常適合“巧味居”這類受姑娘和小孩子喜愛的點心鋪子。
巧味居首先推出的是在大周前所未見的一種叫作“蛋糕”的點心,金黃色、棉軟、噴香,嘗一口就讓人愛不釋手。開業後連著近十天,店鋪的玻璃展示櫃裡都是空空的沒東西放,因為每一爐蛋糕剛做出來,就被排著長隊等候的客人搶光了。
兩間巧味居里各有一個玻璃長櫃(展示櫃),是南宮逸送來的。南宮家正好從西洋進了一些玻璃,本來是準備按照景王的想法試試做種花暖房,聽說書瑤兄妹正在找玻璃,直接讓人到店鋪問了形狀、量了尺寸,做了兩個長櫃子送來。
依照書文的意見,薈華街上的巧味居還隔出了兩間雅座,一間男一間女,都不大,只能分別放五張可坐三四個人的桌椅。
三三兩兩的閨蜜、同窗可以一起坐下吃塊點心,喝一杯“巧味居”特製的鮮花蜂蜜水或養顏羊奶。
當然,成年男子進店小坐洽談之類,也不是隻能喝“女人、孩子喝的東西”,他們可以選擇綠茶。“巧味居”的綠茶看似普通。放在那些富貴人家家裡瞧都瞧不上。可是沖泡出來卻是甘香如蘭、幽而不洌、回味無窮。一點都不輸碧螺春、雲霧毛尖之類難得的頂級綠茶。
結果沒過幾日,大家發現,坐在“巧味居”吃點心的男子,一點都不比女子和小孩少,還抱怨巧味居地方太小、位子太少。
很快,巧味居又陸續推出了紅豆、梅花、芝麻等幾種不同口味的蛋糕。
一時之間,“巧味居”風靡了整個京城,口袋裡有一點閒錢的人。都要買一塊蛋糕來嚐嚐,哪怕是全家幾口人只能吃一塊原味的蛋糕。
眾人在吃得津津有味的同時又不禁羨慕起“巧味居”吸銀子的能力,更羨慕分別得了“巧味居”一成份子的威遠侯府和忠國公府。
當日書瑤姐弟將忠國公世子送的店契帶回夏宅,書傑想了想,又喊來柳媽媽、奎叔、和瑾娘,幾人商議之後,決定將巧味居的份子分出三成去,忠國公世子夫人一成、蘭姨兩成。
威遠侯和忠國公世子不知道書傑三兄妹要做什麼點心,但是三個孩子既然一片心意,他們也沒有拒絕。只是堅持要承擔各自份額的投入。心裡想著,有“十珍齋”和“米雪豆腐坊”的成功例子在前。他們之前又都嘗過夏宅送來的點心,“巧味居”至少不會虧本就是。而且,他們有份子在“巧味居”,萬一有什麼人找麻煩,他們也可以名正言順地介入干涉。
可是沒想到,這才開業幾日,就已經可以看到“巧味居”的“錢”途無量。兩家人都禁不住直感慨,尤其是忠國公世子夫婦,本來只是想著書瑤為“攬月軒”做了那麼多貢獻,他們就佔一成份子意思一下,也算為“巧味居”和書傑三兄妹撐腰,沒想到自己倒是撿了個大便宜,也更加感受到這三兄妹的重情重義和聰明大氣。
雖然鍾家有個賺錢的攬月軒,但是誰嫌銀子多?世家大族人口龐大,開支都是很嚇人的,甚至不少日漸衰敗的大世家都是表面光鮮亮麗,內裡壓力沉重,幾近入不敷出,比如金家。
之前的米雪豆腐坊完全是夏宅三兄妹自己的,大家也沒有多想,這會兒聽說威遠侯府和忠國公府都得了份子,就有很多人坐不住了,首當其衝就是金家。
金家先祖也是為大周立下功勳的侯爵,只不過不是世襲,只襲三代,正好到金喜達的祖父那一代。金喜達的祖父並不差勁,只是處理家事一塌糊塗,因此內宅混亂,幾個兒子也被帶歪了,沒有一個有出息的。
內宅子孫之事上,金喜達的祖父唯一做了一件正確的事就是看到金喜達比幾個兒子和其他孫子強,又見這個孫子不討兒子喜歡,在兒子面前的待遇還不如庶出的兄弟,就將金喜達送去應選皇子伴讀。沒想到金喜達與當時的太子、當今皇上一見面就對上了眼,投緣的很,直接留在了太子宮中。
如果不是進宮做伴讀,金喜達都不知道能不能平安長大。
金喜達的祖父一死,金家就開始一日不如一日了。如今,除了金喜達,金家的子孫中只有一個在戶部做事的七品小官員和一個在禁軍中當差的軍士還算有點出息,其他幾乎都是遊手好閒、坐享其成的主。